这一首写得是他回想钱塘江潮的景象。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录,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六日时候,杭州人倾城而出,开着自家的私家车前去旁观,到十八日时最为壮观,人也最众,二旬日时方稍稀。“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气势豪纵,读之感受鼓声如雷,响彻天外,很有气势。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不谙旧事者,常常不必然知这“弄潮儿”说得是甚么,据周到《武林旧事》记录,“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彩旗,抢先鼓勇,泝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万变,而旗略不沾湿,以此夸能”。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穷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此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这一首还是回想,潘清闲回想的闸门一翻开,为我们奉献了一千年前西湖的美景与美人。韦庄《菩萨蛮》词云:“游人只合江南老”,潘清闲也说“野人只合江南老”,看来,江南之地,的确是人间天国,美景、吴姬让人忘忧,也让人永久记念。
潘阆以脾气疏狂闻名于时,宋朝传播了很多关于他的掌故。其诗才也不俗,当时姑苏才子许洞,恃才傲物,常把和尚、隐士一类不放在眼中,但《赠潘阆》一诗却说:“潘清闲,平生才华如天高。”太宗朝的翰林学士宋白写给潘阆的诗乃至说:“宋朝归圣主,潘阆是墨客”,的确视他为诗歌方面的国宝。潘阆有《叙吟》一诗,说本身:“高吟见承平,不耻老无成。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别的非头念,人间万事轻。”表白了对诗歌的固执,对诗才的自大,同时也表白他的创作是遵守贾岛以来的“苦吟”传统的。不过在他身上仿佛传统的影响远不若本性的力量,他的诗风不像贾岛等诗僧以清奇僻苦为主,而是偏向于天然真率,散逸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