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你也晓得我这个当弟弟的从小就没甚么心机,向来也心直口快,倒是没推测二哥你想得有些多了。”
“二皇兄,京都一别转眼十年。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啊!”
“不但仅是本宫的恩师云老迈儒对你歌颂有加,其他两位大儒也都以为你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成就。”
长林书院有一处庞大的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个很大的荷塘。
“时候快到了,二皇兄此次入京都当多呆一些光阴,你我兄弟这前面有的是时候再叙。”
吴谦上前两步坐在了最上面的一张矮几前,他伸手一引:
吴谦扶着吴欢坐下,一脸的热忱,“二哥在那西岭郡可还好?传闻那处统统些苦寒,有没出缺甚么用度?”
他赶紧站了起来,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太子吴谦的面前,诚惶诚恐的说道:
“二哥,你这就显得生分了!”
“我们吴国粹礼节,讲孝道。”
有宫女穿越其间,奉上了酒水茶点。
吴欢一听,那张微胖的脸上暴露了一抹笑意。
吴欢侧身又拱手一礼:“承蒙太子殿下高看,那二哥我就却之不恭了!”
吴谦挽着安亲王吴欢的手,一边走一边密切的说道:
“此乃祖训,臣等,至死不忘!”
“不过当时候坐在这上面的是父皇,我们年幼,未能登楼,只能在角落里瞧瞧。”
他赶紧拱了拱手:“太子殿下,实在现在想来,当时候实是不知天高地厚。”
“哦……”
“前些日子本宫去处父皇存候的时候,父皇说二皇兄要回京都……本宫听之极其欢乐!”
说着话,一行人走到了最前面。
有国子监的教习,也有朝中的文武大臣们。
吴谦扭头看向了吴欢,脸上漾起了一抹笑意,“你们总没能够带着你们的兵进京都吧?”
吴欢拱手一礼:“殿下说的是……若能再遇见李先生,臣,再尝尝能不能挽留他。”
“不不不……”
“殿下,臣等哪敢有此心!”
“时候刚好,彻夜的这场中秋文会呢,就请二皇兄与两位大儒同为评判,且看看我们吴国的才子们,能做出如何的诗词来。”
“犹记得当年小时候的某其中秋夜,你带着本宫翻越了宫墙,来过这里。”
“臣,是父皇之臣,亦是太子之臣!”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毕竟生在尘凡,又有谁能真的不惹那些许灰尘呢?”
“臣之道,当为君尽忠,为国守好边陲!”
小桂子一溜小跑跑到了围栏前,扯着嗓子一声大吼:
这些人分两边而坐,中间是一条铺着红毯的通道。
吴谦摆了摆手,“二皇兄之学问本就是极高的!”
“殿下有何设法?”
晚云收。
“是不是寻个合适的时候,我们兄妹五人能在这京都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