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烈的事情,天然瞒不过李义的夫子张奂,以及曾经对李义有教诲之恩的桥玄了。
“然明公,此子大才,不能为朝廷效力的话,当真是太可惜了!”桥玄点头感喟着。自从桥玄入朝以后,从河南尹一起升到了司空、司徒,可随后因为朝中的各种争斗,让他非常心灰意冷,随即就将这些年产生的灾害归咎到本身身上而被夺职。
“大行动?莫非圣上筹办北伐?!”李义闻言古怪的问道。北伐,自从汉武帝刘彻以后,历代汉朝天子哪个都想再现武帝的不世之功,只是北伐又哪有那么简朴呢?别的不说,单单国力这一点,李义就不感觉现在的大汉朝能够撑得起北伐的耗损。
简朴来讲,这是吉兆!起码张让他们都是这么和刘宏说的。
一首曹植的【白马篇】,被李义稍作点窜后缓缓吟了出来,不得不说,这些年来的诗经礼记李义并没有白看,看看王允那目瞪口呆的神采,就晓得这首白马篇让他有多么的震惊了。
随即王允拿起简策唰唰唰就写了起来,转眼之间,李义刚才吟的【白马篇】就变成了斑斓的笔墨。“人家是过目不忘,你小子倒是过耳不忘?!”李义无语的看着只听了一遍就将【白马篇】写了下来并且一字不差的王允,心中顿时就无语了。
“对了子康,传闻比来朝廷对北方胡人会有大行动……”王允一脸奥秘兮兮的说道。
王允本年40岁,而李义不过13岁,26年的年龄差异并没有停滞他们之间的交换,从诗词歌赋到统兵技艺,两人找到了无数个共同的话题。
“子康啊子康,允之前传闻你的名声时,还多有不信,现在才晓得,这世被骗真是有神童的存在啊。”王允大笑着说道。
对于王允的话,李义并没有辩驳,因为他也不晓得孺子科里的那些神童到底都是甚么样的家伙。不过不管如何想,这些人应当也不成能像王允口中那么没用才是。
“可惜义年纪尚小,又在守孝期间,不然真想率人与天军一同北伐,让那些胡人再次想起甚么叫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李义感慨着,同时,影象中冒出了一首诗篇。那是他宿世背诵洛神赋的时候扎眼看到的,不知为何,明显宿世只是模糊记得两句,可现在却非常的清楚。
不过李义天然也不成能替那些孺子郎们说话,毕竟又不熟。他们两人不竭谈天说地,当然更多的还是关于管理处以是及抵抗胡人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