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把大炮推上来[第2页/共3页]

自从孔有德等人投降满清以后,清军的火炮技术已经超越了明军。仿造的红衣大炮能力很大,固然矫捷才气不敷,用来攻城和守城倒是非常有力的重兵器。而楚军炮营用的是广东海盗的舰载炮,在陆战中结果如何,另有待实战查验。

在这四千多守军中,以徐勇的黄州绿营为主力,主将名叫徐斌,是徐勇的本家兄弟,除此以外,咸宁城里另有五百名勒克德浑派来的八旗马队,也就是所谓的真鞑子。

现在正值夏季,农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帖兆荣的马队分分开去,在郊野中点起一道道厨子,就算顺利打下咸宁城,楚军也不会耐久留在这里,以是这些庄稼要全数烧掉,以免将来成为资敌的军粮。

在间隔城门六百米的处所,就是预设的炮营阵地,辅兵们一起脱手,在炮营军官的批示下填实地基,筑起土垒,设置了十三个炮位,陈尚武带着几名部下,对每个炮位几次查对各种测算数据,只等火炮推上来就能开仗。

当然,这只是佯攻,汪克凡早有号令,蒲圻营不能投入太大的兵力,也不能单独停止强攻,以制止不需求的伤亡。

这座小土丘固然只要二十多米高,倒是四周独一的制高点,间隔咸宁城不到五里,土丘上绿树成荫,风景恼人,另有一座小小的地盘庙,香案和神像上都尽是烟熏火燎的陈迹,可见平时的香火很旺,大抵恰是这个启事,才没有被清军裁撤。

汪克凡举着望远镜一点一点转动着方向,从城墙西头看到城墙东头,仔细心细没有漏过任何环节。很好!咸宁的城防设施固然坚毅,但城墙上没有看到火炮!

举起望远镜向咸宁看去,视野里呈现了一座标准的明朝县城,长方形的城池和崇阳大小差未几。按照早已得来的谍报,咸宁县城共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墙周长五里半,高度两丈六尺,宽度一丈五尺,没有瓮城,县城里共有住家两千余户,丁口将近一万,清军守军四千多人。

恭义营、通城营和通山营在炮兵阵地前面布阵,以制止清军出城袭扰,吉安营则筹办了大量的旗号,严严实实地挡在炮兵阵地前,尽量反对城墙上的视野,让清军摸不清这个阵地是干甚么的。

咸宁毗邻武昌府,城池虽小却非常繁华,这里又是驰名的鱼米之乡,可谓这个年代的产粮大县。自从满清占据咸宁以后,明军就再没有回到过这里,长时候不兵戈总不能让地荒着,以是城外有很多农田。另有一些住户人家,不过昨晚楚军到了以后,这些住户都连夜跑了个精光,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有些人家连大门都没来得及关上,屋里屋外一片狼籍,可见逃窜的时候非常仓猝。

退一步来讲,哪怕不异口径的火炮,架在城墙上必定射程更远,楚军的火炮也必定遭到压抑,更何况炮营的火炮都是三磅炮和四磅炮,本身就属于小口径火炮,射程都在一千米以内,固然远远超越了石砲弓箭的射程,却比不上清军的红衣大炮。

这倒不是围三阙一,想逼清军逃窜,咸宁离武昌府不到二百里的间隔,城里的清军明天早晨应当就派人去武昌府求救了,勒克德浑的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咸宁的清军不到被毁灭的最后关头,不会等闲弃城逃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