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份目次也存在较着的缺点,大眼一看挨次比较混乱,比如第一条是开科举,第二条是清吏治,有些主次不分……满清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当然应抢先筹饷练兵,科举教养的事情如何能放在首位?
文中对如何提拔官员提出了建议,恰当鼎新科举的科目,并放宽标准增开恩科,尽能够地多汲引一些官员,这些事理还算中规中矩,隆武帝点点头,没有特别的表示。
文中的第一段指出,贪污**和人浮于事是大明的死症,如果不处理的话,其他的施政办法都没法贯彻履行,或者在履行过程中走样变味,以是要重定都察院,并进步都察院的权力,对吏治停止峻厉清算。
“你这是帝王之术,从那里学来的?!”隆武帝怒喝一声,他终究明白了,清理吏治也只是一个手腕,其目标是为了夺权!
表格的最后有一段申明,如果战役态势不产生庞大窜改的话。满清的赋税支出还将持续增加,在两年内冲破一千万两,五年内达到一千四百万两,而满清的军费将达到一千三百万两的惊人数字,但因为八旗兵的改制和绿营兵的扩编,仍然存在必然的缺口。首要靠战役中打劫掳掠来弥补。
满清入关后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每年的赋税支出不竭增加,从开端的两百多万两翻着跟头往上涨,到了客岁已经达到了八百万两白银,而军费增加的更加凶悍。几近都占赋税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那不到百分之十,就是其他的行政开支。
隆武帝的神采大变!
通过这张表,仿佛能看到满清正在节节胜利。不竭裁军,不竭占据富庶的江南地区,通过烧杀劫掠,横征暴敛,打劫了大量的财产,再武装更多的军队来攻打南明……而南明一方却节节败退,素手无策,眼看就要灭亡。
一边装忠臣,一边生长本身的权势,那必定是行不通的,真觉得别人都是傻子么?
“汪卿,如有那么一天,你为权臣,我为明君,你我之间如何相处?”隆武帝有些担忧了,担忧把握不住汪克凡。
这个年代读书认字的人并未几,老百姓里大多数是文盲,要办理一个庞大的国度,就需求大量的知识分子……但是南明的地盘越来越小,投降的官员越来越多,能够操纵的人才越来越少,有些处所连根基的官员体例都凑不齐了。
隆武帝重重地一拍桌子。
丑话说在前头不丑,与其将来相互猜忌,斗来斗去搞分裂,不如现在就让隆武帝有个思惟筹办,如果他能过得了这一关,大师一起合作,一起先打败满清。
沉住气,接着往下看。
“朕制不住他!”隆武帝俄然明白了,汪克凡有恃无恐,本身只是一个流亡的天子,汪克凡部下却有近万精兵,全部大明也没有几支人马是他的敌手。
他见过的奏章成千上万,几近每份奏章都是一篇富丽的文章,各种修辞伎俩花腔百出,有些精美之句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但看得太多反而免疫了,在内心会多打一个问号。
他的兴趣更浓了,接着往下看。
“他对我没有歹意……”隆武帝表情略微安静,立即反应过来了,汪克凡并不是奸滑之臣,他如此坦开阔荡,就是为了帮忙本身。
这些事理,汪克凡或许懂,或许不懂,但不管如何说,先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