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淮阳王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以及精锐之师的赤焰军,屡战屡败的南境终究赢来了第一场胜利,紧接着第二场……第三场……接二连三的胜利,鼓励了衰竭的士气与勇气,淮阳王之名也再一次传遍南境,成为南疆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惜,从他回京的那一刻起,他就落空了主动权,仅凭他带回京的几百人,在重兵扼守的都城,只怕连一朵浪花都没掀来,就会成为一群死人。
一开端的时候,事情一如淮阳王所料,祈守章领受军队后,本来大好的情势立即逆转,嗅到机遇的南疆再一次集纠雄师,势要趁这个机遇长驱直入,攻入都城,将大周版图归入他们南疆当中。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祈守章紧紧盯着次子,目光炽热。
他明白,这是周帝的阳谋,周帝不想他功高震主,以是期近将全数光复南疆的时候,硬生生把他召了返来。
“这件事,陛下筹算交给谁去做?”
他在等候一个答案,一个能够让镇南侯府更上一层楼的答案。
听到这个答案,祁守章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那张一贯严厉的脸庞少见地暴露了笑容,抚掌迭声道:“好!好!”
百善以孝为先,大周从立国起,就将孝道摆在第一名,以是淮阳王纵是各式不甘心,也只能回京,将一应军务,交给当朝的前锋将军,也就是祁守章临时掌管。
总之,大师都在周帝眼皮子底下,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这类奥妙的均衡。
祈容迎向他炙热的目光,不急不徐隧道:“此事,陛下已经交给儿子去办了!”
就在淮阳王筹办一鼓作气,夺回最后两座城池的时候,周帝连发数道圣旨,以陈太后病重的名义,急召淮阳王回京。
祈守章当年固然凭着在南境立下的赫赫军功,获得了周帝赞美,一举挽回侯府颓势,重回都城的勋贵圈子,但也仅止于此;
淮阳王日夜兼程赶回都城时,却发明陈太后仅仅只是染了些许风寒,底子不是甚么大病,并且他到的时候,几近已经病愈了。
同时,八百里加急赶往西境传旨,责令赤焰军立即前去南境援助,全权服从淮阳王批示,不得有误。
比方以淮阳王为首的淮党,又比方以江一道为首的江党,再比方严阶那一派,又比方靠近太子或者哪一名皇子的……
再者,对周帝所作所为不满,而又能打仗到战报的官员比比皆事,在他们的默许乃至授意之下,南境战事再次得胜的动静,敏捷传遍了都城的大街冷巷。
周帝是天子不假,可朝堂并非他的一言堂。
南疆趁着新君继位,根底不深,对朝堂掌控不敷,几次发兵犯境,朝臣频频上折,恳请周帝让淮阳王领赤焰军出战,一如先帝在时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