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玉碎宫倾(二)[第1页/共3页]

残垣,断壁,惹得世人无尽嗟叹。

序央宫之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彼苍怜悯,于少雨的春季俄然降下一场滂湃大雨,才勉强将火势燃烧。

“铁石心肠!”鸾夙脱口而出这四个字。

想想世事果然好笑,畴前他们视南熙为大水猛兽,现在却要依托聂沛涵的庇护。

此时城内已然民气惶惑、流言频传,城门处干脆设了禁。若非臣暄持有序央宫的令牌,又有宋宇调停,只怕他们也没法顺利出城。

此时现在,她怕是已然焚成一堆灰烬了吧。

“宫殿是死的,人是活的,还是让聂沛涵去费脑筋吧!”程初婷最后撩起车帘时,听到了臣暄如许一句话。她慎重地点了点头,叮嘱车夫调头返回序央宫。

“那也是聂沛涵该死,莫非千古一帝是好当吗?”臣暄笑着调侃。

先且非论追封聂沛瀛“福寿王”的称呼是多么讽刺,单看聂沛涵立后的旨意,以及将本身畴前的封邑分封给聂沛潇,便能今后中看出很多端倪——

自原氏是诸侯国以来便已建立的序央宫,传承了五百年的序央宫,终是在这一场大火当中毁于一旦。

“夙夙好似非常感慨?”臣暄发明她的非常。

臣暄了解她为何会走上这条路,也能猜到她燃烧序央宫的动因。但出于对上一辈恩仇的放心,也出于对鸾夙的垂怜,臣暄决定保持沉默,将火烧序央宫的内幕永久对鸾夙坦白下去。

程初婷的身形顿了顿,迟疑一瞬才道:“是安宁宫。”

臣暄听闻此事,并未对聂沛涵的手腕多做评价,只是调侃了他的年号:“天授?好大的口气。”

直到再次分开黎都,鸾夙仍旧惊魂不决。她撩起车帘几次回望,明显对序央宫的火势极其担忧:“这火如果当真扑不灭,好好一座序央宫岂不毁了?”

鸾夙闻言“噗”地笑出声来:“这场大火来得刚巧,坠姨那样聪明,必然会趁此机遇分开序央宫了吧。”

臣暄不假思考当机立断,立即带着鸾夙出了堆栈。栈外程初婷已将马车筹办伏贴,而驾车之人不是别人,恰是畴前臣暄的贴身侍卫宋宇,这倒是令鸾夙与臣暄非常震惊。

“夙夙放心,既然程初婷能出来寻我们,朗弟必定无恙。”臣暄握着她的手又紧了一紧:“黎都不止这一座宫殿,没了序央宫,另有夏宫不是?朗星身为帝王,总归不会露宿街头。”

这一年腊月月朔,统盛帝聂竞择正式禅位,称太上皇。其第七子、慕王聂沛涵担当南熙皇位,改元“天授”,大赦天下。

“‘谋事在人’这句话在慕王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人间又何来‘天授’?大略还是‘报酬’。”鸾夙也道了然本身的观点。

只是这话,臣暄没有对鸾夙说出来。常日里他蜜语甘言说很多了,有些话还是藏在心底吧!

……

“咦?你莫非没有一点不舍?这可真真是你的江山呢!”鸾夙看着臣暄的萧洒,如是问道。

臣暄并不否定这四字评价。畴前他只对亲人、朋友和女人仁慈,对仇敌毫不手软;而现在他身边亲人已去,朋友四散,对女人也没了那份多情,便也真正担得起“铁石心肠”这四个字了。

这意味着在武将中声望极高的聂沛涵、聂沛潇,与文臣之首庄钦正式联手治国。这是文与武的连络,也是南熙百姓最情愿看到的成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