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顾氏本来就是这么筹算的,不过她怕如果出来云瑶不乐意,现在听云瑶先提起来,当下就乐了,欢畅的直夸云瑶:“我的儿,还是你最通情达理的。”
她也真是命苦的赛黄莲了,夫家没了人,娘家爹娘也早早的去了,剩下一个兄弟倒是也不赖,可惜兄弟妇妇不是个好的,两口儿吵来打去就是不乐意接她出来,厥后还是关家嫡派的人看不畴昔找到赵家大闹一场把关姑太太接了出来。
齐顾氏从速摆手:“甚么纳福不纳福的,我这么大年龄了还能享几天福,我图的也不是我本身好,就想着我这几个后代都能好好的,那可比甚么都强。”
自从关三太太生下关祁以后,也好些年没见着齐顾氏了,这一见,就感受特别可亲,拉着齐顾氏的手老是不放。
这话的是啊。齐顾氏刹时也想着这事。立马叫人去喊云瑶。
就为着这些,关三太太才死力举荐。
赵家宗族那些小我一瞧关家这位姑太太没儿子傍身,上头公婆也早早去了,也没个叔子姑子之类的,能够就她孤伶伶一小我,也便可着劲的欺负。
齐顾氏立时笑了:“您这话真真是叫我们都无地自容了,您举荐的人还能错得了,关家甚么样的人家,关家出来的姑太太可都是好的,我们能求着她来,那真是烧了高香了。”
如此一来,赵家那些人就更加变本加厉,折磨的关姑太太几乎就那么去了。
关三太太一听心头一松,总算是放下一桩极大的亲信事,她笑着又跟齐顾氏和云瑶了好些话,吃过齐家的茶这才起家告别。
原是关家有个远房的姑太太嫁了赵家,这位姑太太脾气性子模样都好,当女人的时候就是长安城里驰名的闺秀,比及嫁人,嫁到赵家日子过的也挺好的,只可惜她好人没好命,嫁人十几年也没得个一儿半女的,到最后相公蹬腿去了,就剩她一个守寡。
这姑太太出身关家远房,并不是嫡派而是旁枝,旁枝的权势这些年旁落,就跟嫡派有几别离扭,关家姑太太也清楚,在赵家受了搓磨也忍着,并不回娘家抱怨。
云瑶又笑道:“确切也是该早去的,这一起走去岂止千里,现在都已是春季了,固然气候转凉,可也不是多冷,路上也不是很难走,要真到了夏季这雪一下,路上可就走不得了,要到来年开春走,怕是赶不上会试的。”
齐顾氏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也就同意了。
最后没体例,关姑太太只好哀告到娘家,旁的不求,只求能活命出来有个安稳的落脚地。
齐顾氏考虑了好久也拿不定主张,最后没体例只得道:“等我和你爹筹议筹议,你和老四也,我们大伙一处想想再拿主张吧。”(未完待续。)
这一问,齐顾氏也难堪了。
云瑶见齐顾氏欢畅,干脆把内心的主张一股脑出来:“现在我们家也不怕那百多十亩地的收成,庄稼地就租出去,叫大姐帮着收租就成,那些花田叫大姐雇些人伺弄也就得了,收益给大姐家一些,总归不求有多少收成,就求那地别荒了便成。”
齐顾氏也没别的定见,婆媳俩又筹议了一通,齐顾氏扳动手指数落:“我们这一走家里上高低下都得安设好,你们这里倒没甚么,也就是把这屋子退了租东西清算一下就好,可家里那么些地,另有那么大的宅院总得留下个看家守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