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太过分寿,府上请了江州空中儿上最着名的荣盛班来唱堂会,那当红的旦角扮相极是标致,一甩袖一扭腰皆是风情,声音也清脆,依依呀呀,唱腔百转千回,引得众夫人纷繁奖饰。

梁嬷嬷那里会不明白江安县主的心机,便劝着道:“少爷本年才不过二十,这姻缘之事本便看天意,天意到了也许后年这会子夫人都能抱上大胖孙子了,夫人莫急,都城那么多闺秀总能挑出一个夫人和少爷都对劲的,再不济这回王爷过寿,去的各府女人自不会少,依少爷的丰度身份,还怕讨不到媳妇?”

台上戏告一段落哦,旦角甩了水袖掩面退下,吴氏便笑着道:“要说这唱腔还是双莲班的鲁班主功底好,这位虽扮相标致,唱工却要差些……”

姜夫人却笑道:“姚府我也不是头返来,不必劳烦府上丫环便行。”言罢倒是带了自家两个跟从而来的丫头去了。

她言罢姜夫人倒是站了起来,只笑着冲吴氏道:“姚夫人见笑,容我去换衣。”

吴氏只觉姜夫人这是明显白白地打她的脸,当即气的浑身颤栗,捏着红木扶手的手背上青筋透露。

梁嬷嬷便道:“夫人仁厚,将来谁做了咱韫哥儿的媳妇才真真是有福分呢。”

经梁嬷嬷一番劝,江安县主才又露了笑容,目光沉了沉,却又道:“实在这姚女人是真不错,可惜失了双亲,没有生母的嫡出女本已是难嫁好人家了,更何况她一个带着幼弟的孤女。虽是早定了婚事,可武安侯府……”

这姜府的三少爷是姜知府爱妾黄姨娘生出,常日惯会哄姜老太太高兴,人机警也得姜知府爱好,黄姨娘又是良妾,故而姜三少爷对她这个嫡母谈不上多恭敬,和他那生母普通阴奉阳违,母子二人都是姜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吴氏如此汲引二人,又将姜夫人至于何地?

本日乍然见儿子眼神不对,江安县主自是先暗自欣喜,后又道好事。那姚鸿的孙女姚锦瑟但是早便订了亲的,故而她忐忑地到了姚府,对锦瑟也是多方留意,却发明锦瑟对她极其落落风雅。

姚文敏面上一副错愕之色,倒似被吴氏斥责的狠了,生恐闯了大祸般,而姜夫人已是听的面色发青。

她言罢便豁但是起,竟是一甩袖子带着丫环直打二门去了。姚文敏惶恐地避开,目睹姜夫人没了身影这才直起家来,歪着嘴一笑,自一旁树上顺手撇了枝花噙在嘴里,一步三晃地出了园子。

她这个儿子现在已双十年事,大锦男人虽皆晚婚,但如萧韫这般年纪还不订婚的却实属少数。倒不是江安县主不急,实是萧韫太不共同,一提及此事便离京云游,寄情山川,在男女之情上倒似少根筋儿普通,而江安县主也素知儿子心性,自作主张给他定下婚事,又恐娶回家的媳妇不得儿子爱好,反倒会误了两人。

------题外话------

姜夫人本便因方才之上瞧不上吴氏为人,现在听了姚文敏的话更是窝了一肚子火气,当即便冷声冲姚文敏道:“你放心,不过是一株参罢了,既是姚四女人需求,归去我便叫管家送过来,三少爷那边我也自不会短了他。我们老爷仁厚,更不会因这些小事见怪你父亲。”

紫芯恐他冲撞了姜夫人,忙出了亭子,姚文敏却在厅外停了脚步,冲亭子中的姜夫人一揖到底,道:“给夫人存候,方才在荣长街的沈记药铺,长辈和五弟欲购一株参给四姐姐补身子,没承想那参倒是姜府上三少爷定下的,长辈返来母亲听闻此事,已峻厉地怒斥过我。母亲说三少爷是姜大人的爱子,现在病着,姜大民气急如焚,黄姨娘也是寝食难安,这才在沈记给三少爷订下了那山参。长辈不懂事,冲撞了三少爷和黄姨娘,夫人您仁慈,还请在姜大人面前于长辈说项两句,莫叫姜大人和父亲因长辈生了嫌隙才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