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元讽刺道:“所谓在祖师爷面前弄斧,本日果然见了。”
(真的惭愧无语,不知如何,写书这一个多月来,烦心之事接踵而至,本周家慈住院,心忧如焚,实在不知如何下笔,本日稍有好转,心中稍安。
二人正说话间,见崖脚之下,松树林中,闪过一道身影,虽不起眼,哪能逃过真人慧眼。笑对坤元道:“配角已到,我们两个长辈少不得先去寻他。”
石生不敢违了祖师之命,见坤元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也是极高超的修道之士,当即拜倒。
真人含笑道:“汝子自有机遇,不必多虑,你之灾劫也有人承担,尽可放心。”
也飞临潭上,怀中取出一红漆葫芦,揭开木塞,口中只一声“来”,那潭中积水如飞龙腾空般,往葫芦中钻去,潭中水面眼看降落很多。
当即与坤元缓缓飞下崖顶,朝向树林而去。那身影看似非常肥大,更是非常警戒,见极乐、坤元二人,自崖顶朝向本身而来,仓猝闪身,化为一道白光,没入崖壁,忽视不见。
坤元见状,乃对石生言道:““傻孩子,你母亲没有和你提及昔日地点师门吗?没有说过本门祖师极乐真人李静虚吗?”
坤元也不让步,依仗青蜃瓶之力,竟然斗了个旗鼓相称,极乐心中更加诧异,不想坤元功力精进如此,不愧是贤人嫡传。不消半晌,百丈潭水已然告罄,暴露干枯潭底。二人才止住了法力,各将宝贝收回,飞回崖顶,相视而笑。
二人立于崖顶,见有一瀑布垂于峰腰,飞流直下,跌落崖脚百丈深潭。坤元想到一事,当日陆蓉波曾对石生有言,洞外石上飞瀑干时,便是出头之日,心中起了玩皮之念,对极乐真人道:“这飞瀑倒也新奇,只是月夜清幽,嫌它有些聒噪,我庐山别府,风景虽好,然欠了点氤氲水润之气,道友且看我手腕,将其间崖壁上的飞瀑取了一半去。”
坤元看那道姑,业已坐化多时,然面庞如生,正要畴昔安慰,猛见道姑忽睁双眼,起家而立,唬得石生一愣。来到极乐真人膝前,纳头叩拜。
极乐呵呵一乐,二人也是剑光飞遁,赶往莽苍山兔儿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