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兵士子分出去以后就与外务府再没有半点干系。”
“再另有,外务府诸科给事中的品级可定为正七品,外务府主事的品级也可参考六部主事定为正六品,下次大朝会,这两点能够写入皇明祖训。”
这二者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处,留在外务府固然品级不高,但薪俸优厚,致仕以后另有一大笔养老钱,去新军则能够带兵,有仗打,能够再接着建功,再接着晋升,就有机遇晋升大将乃至元帅,传闻在大将与大元帅之间能够增设少帅、元帅。
八里桥大战也不过动用了7个陆智囊加马队师。
现在张慎言成了内阁首辅,就算崇祯不提裁人这茬,张慎言在朝以后的第一刀也会砍向向冗官庸官赃官。
“徐应伟,第1师师长;阎应元,第2师师长;卢象同,第3师师长,王夫之,第4师师长,中原,第5师师长。”
“对,就是朕的大元帅幕府。”崇祯道,“总司令部下设总参谋科、陆军科、水兵科,另有空军科,总参谋科卖力制定团体计谋打算,空军科不说了,水兵科卖力统帅各支舰队,陆军科则卖力统帅各个架子师。”
也有担负旅帅评定为将官的,那是因为军功卓越。
顿了顿,崇祯又接着说:“朕的定见是,你们这些评了将官的全都去朕的总司令部,相称于就是朕幕下的统兵武将。”
“第2师对应南直镇台,兵员从南直镇台也就是徐州镇台中抽调。”
崇祯立即将郑森的名字划掉,哼声说:“郑森就算了,顶多评个上校。”
“该当如此。”张慎言慨然说道,“老臣转头就让吏部对京官展开一次考查,贪、酷、有为、不谨、大哥、有疾、暴躁、才弱者尽数裁汰,并且裁汰数量必然向武英殿看齐,确保文华殿与武英殿之员额保持均衡。”
江天一便有些惭愧的说道:“圣上,有贞、皕亨他们五个评为中将可谓是实至名归,但是臣就算了,臣不过在参谋科出运营策,实无尺寸之微功。”
“总司令部?”郑森道,“就是圣上的大元帅幕府?”
紧接着崇祯就开端点将:“江天一,你任总参谋长,相称于就是朕身边的幕僚长。”
“但是兵士就先不装备齐备。”
“第3师对应湖广镇台,第4师对应云南镇台,第5师对应四川镇台,只要马队军团临时不设对应的镇台。”
“好,首揆就该有此担负!”
“对,架子师。”崇祯道,“所谓架子师,顾名思义就是师的骨架,也就是军官步队,上到师长下到连排班长全配齐。”
“江天一,你过来。”崇祯招手表示江天一上前说话,又问道,“军衔评定的事,参谋科办得如何样了?”
马队军团还在草创阶段,明显没有体例正规化。
如果将外务府的职位晋升到能够与内阁分庭抗礼的程度,再加上外务府手握着兵权以及财权,如果再出一个才气手腕出众并且声望也很卓越的人物,很轻易就能重演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陈桥故事。
“实无尺寸之微功?”崇祯调侃道,“那你凭甚么评为少将?”
阎应元等廿余人顿时神情寂然。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将目光转向张慎言:“张阁老,文华殿的文官和武英殿的武臣数量最好能保持均衡,现在朕已经给武英殿瘦身两千多员额,文华殿是否也该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