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飞机、高铁,想要手机,电脑……实在不可想让晋江文献网挂到桓凌身上,跟他文对文地隔空联络。
固然这些节礼赶不上过节当天送到,但也得给桓小师兄补过两个有家的感受的节日。
熬得时候太晚,也轻易伤肝肾,可不能仗着本身年青,身材高,头发稠密便可着劲儿作啊!
固然监督查抄时费事了些,但改装上标准滑轮组的滑车装卸效力要比传统定滑轮绞索滑车高很多,这统统费事就都显得值得。
他当初给他们清算的衣服倒很多,只但愿桓凌重视气候窜改,冷了就及时加衣,再管着点周王,别让他因为爱美就不肯穿军大衣吧。
周王一行去的是九边重镇, 驿传不便,这一去便罕见动静传回, 直到两个多月后才有一趟手札捎回汉中。此中除了周王给侧妃王氏的家书和王府僚属的文书, 天然另有桓凌寄给汉中府宋知府的信。
多挣几分银子,偶然就是贫家的拯救钱。
桓凌那封信里几度关照他重视寒温,估计是九边各镇靠北,早早就觉出了冷意。
再趁便奉告他一个好动静,他本年在尝试田里施的磷肥公然有效,水稻分蘖比往年他在福建、广西梯田那样的好处所还多。现在到了抽穗期,已看得出哪些是能抽穗结籽的有效分蘖,他下田抽查了几次,最高的竟可达十三枝之多。
那名传信的侍卫也不知在家待几天,从速叫厨子起来做月饼,多放油多放糖,做能存得住的月饼;再蒸些染红色的重阳糕,要那种干硬的能放好久的年糕,送到那边蒸蒸烤烤地弄软了吃;另有菊花酒,立即得去叫人买酒,编个软藤篓子酒坛套带畴昔,外头再套个藤筒,中间多垫棉花,到周王车队里包管洒不了……
诗词里说甚么“共婵娟”“共此时”“四海同”的,真到了中秋正日,满城灯火,一对对一家家团团聚圆地欢应佳节时,孤身的游子老是最难受的。哪怕是他这个安安稳稳在汉中府住着的,只要一想到八月十五府衙的弄月宴散后,别人都能归去与家人团聚,他却只能返来孤灯只影,对月加班,也是满腹的意难平。
这点小事当然就不要写进家书里了。
他派去押赋税的书办、差役还能给两家亲人递个信——宋家自不必说,桓凌的大堂兄桓文还在京里坐监,想必早盼着堂弟的动静了。
硝酸甘油能够还远点,这个制备法应当不好找质料。
他出差就好好出差,每天逼着本身干这么多事,就不怕累坏了吗?早晨睡不好,万一白日赶路时骑不好马,不谨慎出了变乱如何办?
展开几近有文件袋那么大的桑皮封套, 取出厚厚一摞信纸, 开篇便是“见字如晤”四个字。
吓得他从速把府城各家商户唤来,开了一回安然出产大会,公布了吊装滑轮组牢固架与滑轮形状、大小,所用钢材、绳索、装卸物的质量标准。
宋时长叹一声,起家剪掉太长的烛花,烛火猛的朝上撩了一把,光芒照亮了他充满细碎伤痕的手。
那是专门为他清算出来的质料,好让他写成文章投稿,赚晋江币的。
睡甚么呢,天都快亮了!
宋时隔着两千里地隔空在内心教诲桓凌,本身却也不能免俗,挑灯夜战,渐渐把他的手札看了一遍。
总之,家里统统有他,桓师兄在外头不必惦记私事,只以军务为重,帮手周王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