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汉中传闻管这体例叫“劳改”,强令这些曾犯过罪的人做工赡养己身,叫他们改掉奸恶之性,倒是个一举两得的体例。归正做工也给工银,这些人不肯种田,就在工坊干上几十年,到老来做不得恶,又有银钱养身,也算得个善终。
不幸他长兄的位置叫这到处拟学长兄的弟弟占了去,连都城都不能回,怎不叫他看着肉痛。
他恰是为了给天下官员做表率,为了让宋时做起真正能利国利民的奇迹,故此按着本身的门生不准升迁。
每年官员考满, 必然要将任内事迹功业集结成文册,呈送各部查对, 然后才会递入内阁, 呈御前裁断。张阁老叮咛考功司将那份事迹册存档时,六部高低都已经传遍了宋时考满庶绩:
他在任所为既多,更未曾传闻有讹夺处,算来倒该升两等,入朝为官。
唯此中有些罪轻的强盗、窃贼,虽已开释,却怕他们重操旧业,祸害良善,以是常令街坊、乡里监督这等人,有行迹及时上报――这等人便称作警迹人。
王尚书双手递上奏章,朗声道:“请陛下先看这榆林镇奏上的捷报!”
正在礼部担负重担的齐王殿下向来体贴宋时,最见不得这等贤达明珠蒙尘,暗里与表兄魏国公世子议道:“莫非父皇是不想让我皇兄的人回京了?吏部天官但是宋三元的座师,不成能他压着自家弟子不准还京啊……”
唉,门生为了情郎不肯回京,这话可如何说得出口?少不得他这个做教员的帮着粉饰一二了。
建国时定下的官员“本等六事”中最首要的一条便是黉舍,黉舍背后更是教养劝学的重担。但是考当今能吏,可贵十之二三,而这些以贤达着名的,几近也都是重稼穑、重刑狱、修造水利,重黉舍的有几个?
汉江上建堤坝拦水,以减夏秋两汛之灾;引江水开鱼场,又有鱼税之利;沿河修翻车、筒车,旱地又修井水车,解水灾之难。两府治表里连修数条可容四匹马车共行的柏油石子路,巷子、桥梁亦多铺上了水泥路,道边修暗沟,下雨时雨水只在地下贱走,不似本来那样污水污物四溢。
至于窑治、矿厂――自有汉中经济园以来,日夜吞吐矿料,所需极大。光那经济园本身便建起数座日烧造数千斤的大窑,处所原有的几座炭窑、灰窑也都为其加大范围、日夜赶工。处所矿场也是如此,石灰矿、煤矿等日夜赶工之作,又新开了南郑、略阳两处磷矿、南郑一处知名异矿、西乡一处黄铁矿,更有南郑露台山的白云石矿与石英矿……
张阁老只叹了一声,暂未答话,他身后班中俄然走出了兵部王尚书,上前来躬身施礼,迎着两位皇子的谛视,从袖中取出了一封文书:“启奏陛下,此乃军中之事,臣愿答。臣闻汉中知府宋时试制精炼石油时炼出了能于阵前御敌的佳物,此物是京中调派诸官回程后才制得的,无人可领受,故此臣请万岁许他在任上多留几年。”
依考核外官的《任务条例》, 须考查祀神有几、养济院孤老多少人、官军地步与官粮民粮……至民人犯法被诛者几人、警迹人几人等总计三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