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前任县令屈于王家之势,主动替他家的人摆脱,将檀卷悄悄做成了个争论间失手伤人,只让王家几个庄户、家人挨了板子,一人罚几刀纸就算了。到了宋县令这里,倒是奔着要王家垮台的目标去的,不要纸也不要钱,只要他伏罪。
宋县令自上任以来,审案已也颇在行,上了堂便是一脸严肃,该打板子就重重的打,全不是平常阿谁与报酬善的小老儿模样,叫犯人看了就心虚胆怯。那管事王春已经叫打得腿软了,只是感觉咬死不认,王家还能保他,宁肯苦苦熬刑,一迭声地叫屈。
宋时瞥见他们的反应,心中悄悄对劲,对着墙上舆图勾起了一点含笑:这群地主还想对于他?他但是从汗青上有过“打土豪、分地步”经历的期间穿来的。不说他学了好几年的神器毛概,就是随便拿几个抗日神剧的经历,都够手撕这些土豪劣绅了。
桓凌连夜赶工, 转天便将那几本鱼鳞册的田积差额、应缴税银等数算了出来。宋时密密封好证据藏在身上,带着民壮飞马回了武平。到得县衙里, 他便请宋县令下诏, 叫了个在班的画匠到县里供奉,替他把两份鱼鳞册按比例放大, 用红蓝两种色彩的墨汁画在糊墙大纸上。
行刑的差役喝道:“不准嚎,再嚎便算你个吼怒公堂,再敲十五板!”
王家人又急又恼地群情如何倒宋,堂上却一个又一个地传进嫌犯,传出认罪的动静。本来恃着王家权势称霸乡里的管事们都被打得血葫芦也似,颤抖哀吟着在状书上签书画押。那些家人见管事老爷们都熬刑不过,在宋大人面前认了罪,也都诚恳了很多,不敢硬抗。
王钦心下吃惊,脸上却还保持着一家之主的安闲气度,拂了拂袖摆,徐行踏入大堂,点头回声:“门生王钦,见过大令。”
世人被他的话吓得寂静了一阵,奇特的温馨当中,俄然发作出更惊人的声浪:
蓝笔划的为鱼鳞册上原图, 红笔则勾画出王家多占的地盘形状, 即便是不懂算术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此中差异――竟是比王家帐面上该有的地盘多出近一倍来。
“一县丁口,为他家均背一两五钱三分六厘的税款。而因王家欠税,而里长、粮长为之受追比至倾家荡产者凡十三家,受追比而双股俱烂、至今行走不良者有七人……因其包庇户下人逃徭役,余者十六至六十岁人丁三十年间每年每人均多摊徭役六日……”
宋县令一拍惊堂木,沉下脸,严肃凛冽地说:“把无关之人拉到廊下待审,带被告上堂!”
衙里声声嘶喊要求,竟被衙门外世人的喊声、骂声、哭声压住。声浪倒灌进院里,令那几名本来心有倚仗,气定神闲等着宋县令放人的生员、监生也有了几分害怕。
宽宽广敞一个大堂跪满了人,几近无处下足。
在王家管事的一声声惨呼,苦主们的一声声嚎啕中,几个衙役抬着一卷大纸从角门出来,清开围堵在衙门外的人,缓缓展开丹青,贴在县衙右边长长的砖墙上。
实则这案子没甚委曲,是上任县令在时审过一回的,人证物证俱在。他们因保密的原因不便利访问新案件,便都从旧卷宗中挑出罪证确切,却因王家权势被轻判的,叫来被告、证人,本日恰好当庭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