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诜的辩才还算不错,三言两语就把梅园诗会的比赛法则说了个通透。梅园诗会的参与法则就是,以中秋弄月为题,写诗作词,可咏月抒怀,也可咏梅抒怀,相互交换参议,文辞精绝者胜出,冠为本届梅园诗会的诗魁,传阅都城,供人拜读瞻仰。
周邦彦等世人赶紧迎了上去,跟端王赵佶和驸马王诜等人打起号召来,说长道短。看到端王和驸马亲身来驱逐,周邦彦不由又是一阵对劲洋洋,几次转头,夸耀的意味实足,并挑衅似的拿眼看着武植等人。
“武兄台端光临,孤等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赵佶和赵似、赵偲三人来到武植面前,持手施礼,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武植和素素凳七人所围坐的这一桌,可就冷僻很多了,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武植自从坐定后,就不再理睬四周的世人,一心一意对于起桌子上的生果、糕点、月饼和香茶来。他已经见过端王、简王和永宁郡王等人,算是达到了今晚赴约的目标,再也没故意机去矫饰文采了,此时此景,哪另有比对月喝茶、吃着月饼赏明月更加舒畅舒心的事来?
除了武植一行人以外,在场的众文人士子们闻言,表情冲动难抑,吃紧切切地就开端酝酿起来,或低头深思,或抬头望月,或三五成群低声群情交换。这是他们立名立万的绝好机遇,谁不动心在乎?谁不尽力以赴呢?
未几时,远远地,就瞥见前面人头攒动,广大的天井中心,正搭建着一座半人高的大梯台,一排长桌横台而立,长桌后一字儿排开安排着十几张太师椅,梯台下,面对梯台,摆放着几十张长桌数百张凳子,受邀地人群已经三三两两空中向梯台,靠坐在长桌前。每张桌子上都安排着几碟生果糕点和月饼,配有茶茗和酒水,笔墨纸砚也一应俱全。入坐的人群或相互打号召,或自娱自乐地嗑着瓜子、喝茶喝酒,或眉飞色舞地高谈阔论。
“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这一首诗经李格非口中读罢,顿时博得了世人一阵喝采,这首诗写得有点直白,但也算是情真意切了。写这首诗的恰是曾布的四儿子曾纡,二十五岁的年纪,器宇轩昂,坐在靠前的处所,此时正被世人簇拥着。
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畴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梯台上的周邦彦看到世人都写出了很多的佳句来,再也按捺不住了,苦思冥想了好久,终究提笔挥毫写下了这首《华胥引·秋思》。
这一首词经李格非一字一句的念出来后,顿时引发了世人的热媾和赞叹,喝采声更盛,完整盖过了曾纡的风头,刹时又把诗会引入了飞腾。
“叨教端王爷,这位是?”周邦彦恭声问道。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那种傲然得意的神情了,但还是心有不甘。
真可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彻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梅园诗会终究开端了。
“那里!武兄谬赞了!”赵佶心中得意,却大要谦善着。他平时自夸文采菲人,可在武植面前,他还是不敢傲慢高傲。
赵佶和赵似、赵偲等人无法,只好跟着他,回到梯台上坐定,由王诜宣布梅园诗会揭幕,并由他申明梅园诗会的参与法则。梯台上,周邦彦也坐在了右边边沿的位子上,其他坐位则别离坐满了人,曾布、刑恕、安淳、张商英,陈显等熟人鲜明在列,坐在比较正中的处所,另有几个文坛宿老端坐着,此中另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但武植并不熟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