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已经吹了好一会儿海风的黄大帅,则渐渐地踱回了他在船尾船面下的舱室,稍事歇息。
澳洲的那伙人处境最为卑劣,他们固然有一艘傲视东亚的当代大帆船,但除此以外几近一无统统:没有人丁、没有市场、没有军队,乃至连合适造船的木料和保持生命的食品都很匮乏。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只要一场天灾乃至一伙海盗,就能将他们建立的小小殖民城邦扼杀在襁褓当中。
某艘渔船上,一个约摸五六岁的孩童,穿戴一件陈旧的褂子,正赤着脚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一个纸糊的风车,腰间还系着一条长长的布带,另一头紧紧的缠绕在船头支柱上。也不知是为甚么,这个玩皮的孩童老是时不时地向远方张望着——在那雾气满盈的海平面绝顶,仿佛有一些恍惚的影象吸引了他的重视力。
但是,就在船上世人时不时找机遇凑到厨房门口闻香味,内心跟猫抓似的等着开饭之时,瞭望岗上却传来了一阵阵惶恐失措的尖叫,引得世人纷繁凑畴昔张望……又过了半晌,然后,就像桅杆上那位瞭望员一样,船上的其别人也一样堕入了风中混乱的状况,一个个嘴角抽搐的好似发羊角癫,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就连夙来号称“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黄石大帅,一样也是看得思惟崩坏、目瞪口呆。
第二十六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刹时(二十六)
此时的船上已是满满的“年味儿”——即便在过年时不得不流落在外,中国人也要尽量凑一顿像样的年夜饭出来:饺子是来不及做了,但厨师还是把船上的咸肉和萝卜、洋葱之类耐储存的蔬菜煮了一大锅,再加上正宗龙口粉丝,撒点儿香料,炖得香气扑鼻。兵士们也从司务好处领到了一份特别配给:二两朗姆酒、两根卷烟、一份糕点和几块生果糖。舱门上贴了春联,食堂里挂了灯笼,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而与此同时,因为海天号上没装无线电的原因,对此一无所知的临高穿越者元老院高低人等,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办着环球穿越者峰会——来自悠远美洲和澳洲的“拜候舰队”,此时已经从巴达维亚起航了……
伴跟着黄石黄大帅的一声令下,海天号战舰的船面上顿时变得繁忙起来,到处都是嘟嘟的汽笛声和叮当叮当的铜铃声。海员们奔来跑去地忙着升帆、收帆,调剂缆绳。烟囱里喷出的黑烟也愈发稠密,明显是司炉工正在冒死烧着锅炉,预备转向和加快。一面写着“大明福建总兵黄”字样的将旗,一面黄大帅嫡派军队救火营的青蛇军旗和临高元老院的蓝白启明十字星旗同时在桅杆上升起,迎着猎猎海风招展开来。
※※※※※※※※※※※※※※※※※※※※※※※
“……不,遵循原打算,先去朝鲜的济州岛转一转,勘察一下这个预定中转站的环境再说!”
黄石对此心急如焚,但却没法压服那些元老们,最后元老院仅仅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调派了一艘“海天号”战舰履行北上窥伺任务,为今后能够重新展开的“辽东大撤退”行动汇集谍报,如果前提答应的话,也能够带一小批灾黎返来……因而,懊丧的黄石就抱着“能救一个老朋友是一个”的设法,推掉了临高的大会席位,连过年都不在家过了,亲身带领一支精锐卫队,乘坐海天号北上,筹办去辽东救济老朋友。——不管终究能救回几小我,起码他必须尽到尽力,不然黄石的确不晓得该如何跟他身边的辽东旧部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