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北直隶战局的灰尘落定,入主北京指日可待,皇太极也开端束缚部众,安定对占据区的统治。以是跟之前的入关掳掠分歧,此次八旗兵在获得全胜以后,反倒不似以往那么凶神恶煞般四周劫掠,而是张榜安民,并稳定杀乱抢。是以固然北直隶境浑家心惶惑,各府、州县的市道倒也勉强还算安稳。
“……哦?这话听着真怪,这等倒霉事,于我何喜之有啊?”一样喝得微醺的皇太极皱眉问道。
“……不知范大人屈尊来此何意?固然之前并无友情,但本官也晓得,范先生在皇太极这里,职位是极高的,政事军务皆有范先生参与筹划。看先生过得倒是挺津润!如何样?女真人的喽啰做的还顺心么?”
“……呵呵,我大明朝接受天命,圣天子垂治四海。定鼎神州已近三百年,乃是万邦母国之尊,岂是几场戋戋小挫就能摧垮的?”洪承畴哼了一声,眼底模糊有些怒容,但却略微显得色厉内荏。
“……圣天子?嘿嘿。”范文程嘿嘿一笑,“……洪大人可知,你口中的这位圣天子,已经丢弃了京师宫阙和祖宗陵寝,仓促西奔了?连死守都城,与我军交兵一场的胆量都没有,那里配做这天下之主?”
第一百零二章、京师大乱斗(中)
不等范文程说完,洪承畴便打断了他:“……做梦!洪某固然鄙人,也不会背弃朝廷,做那粗鄙蛮夷的喽啰!大丈夫即使鄙人能挽狂澜,也不过是慷慨一死以报君王罢了!”
――之前,后金雄师分兵多路,四出扫荡,捷报连连,目前已经根基扫平畿辅,碾碎了残存少量明军的最后抵当,掳掠到了大量财贿和壮丁。现在正在武清县大营再次集结兵力,筹办对北都城策动总进犯。
“……呵呵!大人现在还在一心为那崇祯小儿尽忠,真是可贵!”范文程不住地点头,“……只是,我大金已得天下之气运,平蒙古,破朝鲜,太长城,入京畿,兵锋所至,无不望风披靡。八旗铁骑横扫中原指日可待。而明国倒是朝纲混乱,奸佞当道,外无可战之兵,内无栋梁之臣,纵有多少义士忠君报国,又能如何?这大明国的上高低下已然烂透了,总督大人纵有奇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乎?即知不成,又何必苦苦挣扎,螳臂当车呢?吾主乃泰初罕见之明君,惜才爱才,曾云洪大人若能来投,必赏以公侯之位……”
宴席上,皇太极先是嘉奖了一番诸将的功绩,鼓励他们持续奋战,然后又让人捧出两份文件,当众宣读。此中一份文告是表白皇太极对待明朝官员的招揽态度,上面写着:“……明朝官员归降,子孙世袭父职稳定;杀官来归,授予官职;一人来降,国度恩养;率众来降,按功授职。”
总之,跟着时候的推移,京师局势开端稳定下来,老百姓麻痹地接管了女真人的统治,但缺粮的题目仍然困扰着北京的新仆人……因而,在几名明国降将的发起下,皇太极把目光放到了东边的天津海岸……
“……禀报大汗,我军此次进占京师,若大肆搏斗,必定民怨沸腾,倒霉于今后管理;若分文不取,则又会让将士绝望。现在有了陕西流寇为王前驱,给我们做脏活和背黑锅,这事情可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