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64人,海员9人,兵士55人,编5甲,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火砖。
“号令郑之豹,带领八十艘三桅炮船,以及两百艘子母连环舟,正面接敌,务必第一时候,毁灭敌方统统三桅炮船。”
但是清兵大多都是旱鸭子,所谓的战船,除了几十艘三桅炮船做主力战船外,剩下的也不过是为了赶工,在较大的商船上,加装火炮罢了,战船数量倒是有上千艘,但战役力如何,还真不敢恭维。
“号令福船队筹办接弦战,将那些商船都给老子俘虏了!”郑芝龙再次下达号令。
子母连环舟是一种小型近战船只的总称,大抵可分为子母船,或者连环船。
战船树3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5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红夷炮8门,千斤佛郎机40门,乃是明军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
固然不是明军器力最猛的战船,倒是速率最快的大型战船,特别合用于战前冲阵,或者战后追击等任务。
除此以外,清廷用商船改革的炮舰,成了他们快速落败的催命符,那些大型商船还好一点,有些中小型,乃至一两次齐射以后,直接散架,快速沉入江底,看的不远处的郑芝龙心疼不已,那可都是他的战利品啊!
郑芝龙此次为表“抗清决计”可谓是下足了血本,除了关照故乡的战船,以及其子郑森保卫崇明岛的两百艘战船外,残剩的八百多艘大小战船,都调往了长江水域。
子母船:轻型舰船,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5,只要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划子,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
舰首备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噜密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
“待子母连环舟获得结果后,便全军反击,争夺俘虏那些商船,他娘的,清廷真有钱,连商船上都安装了红夷大炮,也不怕将龙骨震散架了!”郑芝龙骂骂咧咧道。
不过此时的清军也确切有血性,既然逃不了,那就迎战吧!
一个月的扬州阻击战,两边互有丧失,满清仆参军(以汉人八旗为主)战死三万摆布,南明军队重伤或战死四万五千人。
比拟之下,郑芝龙的海军快而稳定,始终保持着战役队形,战船与战船之间相隔不远,不管旗语交换,还是打击援助,都能快速到位,与清廷比拟,的确天差地别。
仅陆地战役而言,明军丧失更重,已经达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
就算是那巨浪滔天的海上,大明海军的战役力都是天下第一,更何况在这安静的江面上,面对一群水军新手,用爸爸打儿子来比方,都有些汲引清廷海军了。
如果清军在陆地还好说,毕竟陆地上他们有战马,打不过还能四散逃脱,可这战船又没法开到陆地上去,加上商船改装的战船,速率底子没多快,又如何能逃得过缓慢冲杀过来的蜈蚣船。
清军主帅的设法也很简朴:“劳资战船数量比你多,火炮数量更是你们的数倍,莫非还怕了你不成?”
“一堆烂木头罢了,打旗语奉告郑之虎,令他率两百艘蜈蚣船,快速交叉打乱清军战船阵型。”郑之龙固然看不起清廷海军,但还是当真制定了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