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俄联盟条约,当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进犯时,法国将用全数兵力支撑,法国人一咬牙,宣布将动用水兵封闭奥匈帝国海疆。但陆军临时不做动员,以免刺激德国。明显法国不筹算打一场跟德奥联盟的大战,可又实在不想背弃法俄联盟。
多布罗加的主力是三十万乌拉尔軍队,动员的多布罗加本地軍队只要二十万,五十万軍队就扰乱了敖德萨的设防,让康斯坦丁不得不向这里也调派三十万軍队,让基辅的戍守力量更加捉襟见肘。
而希腊也没有遵循俾斯麦等人的假想,集合兵力跟奥匈帝国死磕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等地,而是调派水兵,敏捷篡夺了被奥匈帝国一向兼并的爱奥尼亚群岛,接着顺手攻占了阿尔巴尼亚,宣布将阿尔巴尼亚并入希腊。
奥匈此时有些心虚,他实在是不敢跟法国开战,因而跟俾斯麦商定,一旦法国水兵在奥匈帝国登岸,解除空中军队之时,德国必须停止动员,先摆设在边疆,视环境考虑参战。
俾斯麦又通过英国,让法国人明白,封闭一下奥匈帝国,做做模样就行了,如果真敢派兵登岸,则意味着德军的打击。英国也不支撑法国人此时参战,威胁法国说,一旦法国参战,英国仍然会支撑德奥。
他们觉得这场战役只会范围在小国之间,奥匈帝国就算此中独一的强国了,可惜的是,有太多权势,不会遵循他们的布局走。
继希腊以后,意大利向奥匈帝国提出了国土要求,他们要求奥天时交还被他们占据的威尼斯地区,奥匈回绝以后,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各国的交际行动一向在停止,女沙皇已经承诺巴尔干帝国天子,将摩尔多瓦公国的统治权交给对方,前提是巴尔干帝国参战。
但如果能不兵戈收回国土,巴尔干天子周胜利还是乐意的,是以他向奥匈帝国提出,要求对方将西瓦拉几亚交还给巴尔干帝国,但是奥匈帝国回绝了,连半个瓦拉几亚都不肯交出来,更何况匈牙利王国统治下的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呢,以是只要战役了。错过了此次机遇,想找到一个没有大国干与,另有盟友能够依托,从奥匈帝国和俄国手里收回地盘的机遇,根基上不成能。
北方彼得堡的情势,在停止动员,以及两百万救兵到来的环境下,以四百万軍队的上风兵力,终究挡住了波兰军队的推动,在里加湾、楚德湖到瓦尔代高地建立了防地,反对了波兰軍队的全面推动。
但是他们都没有节制局面的才气,总有一些内部身分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