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是,两方首级陆文宗同张献忠在对待外族入侵这一点上,二位魁首的态度是分歧且果断的。
张献忠定国号为“大西”,一个西字已然充分表白这位大西天子对故乡陕西的执念。
张献忠不出川北上“拆台”,他贺珍还能拿捏这新闯王,尔今,身不由己喽。
当务之急,须贺珍来投,从而接引西路军入陕,使得陆四所具有的兵马气力同大西军划一,如此方能有同张献忠合作的根本。
陆四伸手扶贺珍起来,却道:“你不去问问上面人?”
换言之,贺珍现在底子没有别的挑选,要么以汉奸的身份被大西军同大顺军结合绞杀,要么就成为新任大顺监国闯王麾下的大将,在新闯王的带领下同那鞑子奋力厮杀,一洗叛变之耻。
大顺、大西联手抗清的根本是有的,非论是高层的一衣带水,同根同源,还是底层官兵的义兵天然靠近性,都是两边合作的无益前提。
陆四上前扶起第一个跪地的贺部将领,环顾其他诸将,“哈哈”一笑扬声道:“今后你们就是我陆文宗的好兄弟,大伙随我一同去杀满洲鞑子,叫那满洲人晓得我们汉人的吊有多硬,不是说软就软的!”
抄本上面另有清廷兵部侍郎朱马喇的批语,说贺珍等人是狼子野心,阳顺阴逆。欲以汉军甲喇尤可望代贺珍为汉中总兵,若贺珍等人不从,则等英亲王雄师回师以后选一部真满进驻西安,于西安设满城,相机进取,以图万全。
贺珍未语,究竟上他也清楚自家就算称了闯王,也只能号令其部,同他一起降清的顺将郭登先、党孟安等人一定就肯尊他这闯王,以是真号闯王这事,也就是图个嘴上欢愉,当不得真。
说完,将陆四递给的题本合上摆在腿上,微一沉吟,也是直言不讳道:“你大老远从西安过来不过是要我贺保重新投你大顺,不过我部下的人倒是要我号闯王呢。”
“你贺珍是前明旧将出身,你号闯王,何人认你?何人从你?”
坏处自是兵强马壮的大西军入陕以后,会不会同顺军产生摩擦,两边势同水火,从而导致两支抗清主体力量再次于内哄中灭亡。
抽了一口纸烟后,贺珍摸了摸脑袋,嘿嘿一笑:“真弄个鞑子头,光秃秃的像个甚咧?”
只要贺保重新归顺,陆四便毫不究查其叛变之事,如他所言,将来灭清以后,一个亲王之封他陆文宗是毫不鄙吝的。
不能在兵马气力上震住张献忠,那位八大王脑筋一热,天晓得无能出甚么事来。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于此同满洲决斗之际,陆四是千万不能同张献忠大打脱手的。
顾君恩的建议陆四很认同,只要贺珍情愿归顺,他便决意在汉中再举一次荥阳大会,哪怕对张献忠采纳让步政策,也毫分歧张献忠的大西军为敌。
贺珍部重新归顺不但能让陆四有三万兵马可用,更能引得夔州十万顺军北返,成为压死昭和参谋多尔衮的稻草。
数十名贺部将领于顿时立时翻身,单膝跪地。此中就有劝贺珍自主闯王的严自明、石国玺。
“痛快!”
陆四吸了口烟,摆摆手又道:“你贺珍真要甘心当鞑子的喽啰,你就不会对峙我汉家衣冠,早剃发蓄辫了。”
兵力上,尚可喜只要五六千人,陆四都能给出辽王之封,况拥兵三万的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