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车队[第1页/共3页]

这些话李慎明当然不会说,方义等人都是一脸兴高采烈的模样,他此行又是卖力来打通朝廷的门路,或者能叫朝廷把收卖价升一升,如果有工部采买的名义,那些浅显的税卡恐怕也能免除一些欺诈,只要省下来的,就是利润了。

李慎明对海船

李国宾道:“此前已经接到信,月前我到天津去了一次,现在就动手做这件事。”

这么多运铁的车辆实在也并不希奇,除了一些猎奇马车模样的人盯着看了几眼,四**车毕竟还是很少见,特别是和裕升大车的设想定型非常讲究,流线型的车身和车轮都非常安稳和精美,不由得人会多看两眼。

“张东主只是叫我先去看看,鄙人在天津寻了一个叫段世明的千总武官,他是船长,另有一个跑惯海的船长,这船有一千二百料大小,船很大,连船长带海员是现成的,段世明开价要七万两卖给我们,这个价有些狮子大开口,我问了张东主,他说等等再看,不焦急。按此前说好的也是先租船,晾着那段世明再说。”

“京师销路往下去如何?”

京师常常会有商队出去,那些骆驼客一来便是几十上百只的驼队,几十辆大车的商队并不敷奇,从通州到京师东便门一带的路上几近是络绎不断的过来,运粮食的,运南货的,运棉花布匹的,丝绸绢布,皮货……正阳门东西大街的一些皮货店,一年加起来卖的皮货有好几十万张,运到京师的猪羊一年有好几十万头,光是皇宫一年用的煤炭就有五六百万斤,这是一座人丁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的超等大城,在这个期间是全天下最为宏伟广漠的庞大城池,吞吐耗损的货色也是天文数字,在南边有很多有生机的贸易都会,或是海贸都会,或是南京如许的中间都会,但在诺大的北方,只要一个京师一个都会,独一无二的当世第一繁华的大城。

“老兄辛苦。”李国宾的用度是张瀚早就给过了,李慎明也不客气,吵嘴含笑着应下来,看着李国宾这地头蛇仓猝拜别。

“天津之行如何?”

“七万!”李慎明从鼻子里收回一声冷哼,说道:“我们买船是要卖货到倭国,七万买了船,不晓得多少年能赚返来。”

现在的灵丘铁,说白了是抢之前的缺额,北方各地缺铁都很短长,遵化铁场从官办到开张就是一个大趋势,现在朝廷用铁都是采买闽铁,官方就更不必提了。

明天先更一章,拜拜票,下午再更。

至于和裕升在京师的干系,李慎明没有筹算动用,和裕升毕竟只是浅显的商号,在大同也不是头一份,范家等大商家论秘闻还比和裕升要强一些,在京师就更不必提了,和裕升排不上号。

李国宾穿戴一件灰鼠袄子走过来,远远便是看到李慎明,低低揖下身去,嘴里打着号召,模样非常客气。

雪下的很大,但街道上的行人还是摩肩擦踵,以李慎明的经向来看,行走路过的人几近都是行商或是各店的伴计,很多车马在宽广的街道上来回行走着,或是满车卸货,或是空车装货,京师一百多万人的耗损和采办力非常惊人,北京四周的都会则会到京师来采办一些本地买不到的货色……比如南货,倭人的货色,朝、鲜货,从张家口运过来的各种蒙古或是回子的特产,在北京,几近能买到统统统统人们能设想获得的货色,光是香料就有几十种之多,还是在永乐年间,南洋的贡物就有大量的特产,包含苏木和各种香料,近年来海贸繁华,有更多的西欧货和南洋货进入大明,不过量半是一些豪侈品,占据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