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足以凌迟[第1页/共2页]

现在的东厂总督是司礼寺人李承芳,曹化淳已经升任司礼监秉笔寺人,成为寺人第一人。

唉!倔强的大明如果不是那么倔强,如同满清那样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恐怕一定亡于崇祯之手。

崇祯天子再次暴怒,不是怒琼崖郡王越俎代庖,而是恨极阿谁养寇自重、纵寇为患的左总兵。

崇祯天子压下肝火,猜疑道:“滔天罪过?曹伴伴,拿几份念给朕听。”

曹化淳无话可说只能安抚道:“陛下息怒,莫要被如此小人气坏了身子骨。”

这话重了,曹化淳不敢吭声。崇祯气得呼呼喘气,很久道:“官逼民反,朝廷的总兵官比流贼还要残暴,难怪到处揭竿而起。”

杨嗣昌建议大明应当勉强责备,先跟建奴媾和,等安定内哄度过面前危急后再积累力量清理建奴的背叛行动,他还以汉光武帝的例子劝说崇祯。

他对王承恩道:“王伴伴,传旨平台议事。”

没了左良玉仗还要打,洪承畴可不是茹素的,曹文诏、马世虎的马队也不含混,明军见主将发了狠终究不敢打活仗,一阵猛打把流寇赶出了南直隶。89

天子早就起了杀心,见杨嗣昌和其他大臣都要求押回左良玉正法,当即颁旨履行。

左良玉被关在狗笼里让升斗小民热诚了几个月早已没有了严肃,何况他的罪过已经明白于天下,当然死不足辜。

很久,安静下来的崇祯决定静观其变,先把左良玉之事放一放。

证据确实的供词上,清清楚楚交代了左良玉曾经三番五次拿流寇财帛放他们逃之夭夭,此中就有挖了朱家凤阳祖坟的张献忠。

杨嗣昌笃定地以为大明若亡必定亡于流寇,果断的履行攘外必须按内的方略,献计“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履行任务到人,使得参与围歼流寇的文武没法推委、扯皮。

朝廷财务危急,实在拿不出布施粮,最后天子不得不动用内帑十万两,派出他比较信赖的寺人高起潜去凤阳府买粮食布施流民。

因为黎喜汉构造的深挖行动有了停顿,天子见到了左良玉麾下的供述的大量新罪过。

“陛下息怒,琼崖郡王逮拿左总兵恐怕是事出有因。老奴见到了诸多大人的奏疏,他们众口一词言左总兵滔天罪过。”

杨嗣昌是泰初少有的大才,属于具有计谋目光的统帅,可惜他此时已经病入膏肓,即便如此,他还硬撑着尽力事情。

曹化淳解释道:“陛下,之前也有御史弹劾左总兵杀良冒功,只不过朝廷用人之际,没有过于究查。”

曹化淳加把火道:“老奴所读奏疏都不是空穴来风,所奏内容都附有呈堂证供,上面都有苦主签书画押。”

杨嗣昌道:“陛下,左良玉那厮罪不容赦,臣请陛下下旨押送此人回京问罪。”

左良玉多次杀良冒功已经该死,纵兵劫掠搏斗百姓应当腰斩,养寇自重能够千刀万剐了,成心放纵张献忠导致这反贼有机遇刨了朱家祖坟,足以连累九族。

为了让贼将军尽力围歼张献忠,现挂兵部尚书衔的重臣杨嗣昌就是汗青上给左良玉请了“平贼将军”头衔的人,他现在是崇祯天子最为倚重的能臣。

接下来每天都有奏疏言左良玉罪过,跟以往给事中、御史闻风奏事大大分歧,竟然有很多按着红指模的供词,证人、证据一应俱全,时候地点一目了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