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吴三桂的选择[第1页/共3页]

“平西藩部王屏藩、吴德兴........等将,调遣本部随本王差用。”说到最后的时候,高得节最早忍不住了,因为这一下调走了平西藩六千多兵,高得节说道:“郑亲王,我们.........。”

济尔哈朗出去交代了好久,才是再现身节堂,直接让人上酒菜,接待留守潼关诸将,一阵安抚,有求必应,最后说道:“潼关坚城,明军一定敢打,这一战,主疆场多数在麟趾塬上,本日调精兵出城,筑工事于寺角营,先接敌阵,潼关虽在前,倒是我军休整之地,本王决意轮番与明军作战,视环境把城外军队与城内换防,诸位也要借机遇好好整编步队,以备调派才是。”

高得节也是感喟,当初全藩后辈在手,吴三桂对赵铭道开出的条目不对劲,但愿再进一步,不但保住王爵,还要与赵铭道平起平坐,起码也得一省实封,可现在,手里的筹马不但没有多,反而少了。

出征陕北固然经历了几番阵仗,但是打的都是轻松仗,而与魏王赵铭道作战,吴三桂出工不着力,合计折损了也不过四百多,但逃营、开小差的很多,特别是陇山一战后,很多平西藩兵更加驰念亲人,很多人流亡,而从西安撤退潼关时,固然有满洲兵弹压,小范围的逃兵仍然很多,就算进驻潼关城,也有人用绳索缒下城去投奔明军,以保百口小,赵铭道送王屏藩家中男丁首级来,实在吓住了很多人。

“这些好说。”济尔哈朗平平说道:“遵循本王分派,诸将立即去调遣兵马,于金陡关集结,待本王至,一道上麟趾塬。平西王、高将军、董将军........你们几位留一下。”

从汉中出征时候,具有五十三个牛录的吴三桂尽起藩内精锐,还带了很多藩中壮丁与汉中民壮搭配在一起差用,麾下平西藩后辈有一万三千多,此中正兵一万出头,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兵了。

现现在的平西藩,正兵只剩八千七百人,一下被抽调的只剩两千兵,吴三桂都快成孤家寡人了。

“王爷息怒,现现在郑亲王夺我们兵权,意欲何为,还需弄清楚,卑职担忧,这厮不会要逃窜!”高得节说道。

“这如何说的?”高得节倒是胡涂了。

木已成舟,吴三桂又能如何,只能假装没事人一样,返回虎帐,大帐当中,吴三桂高呼:“郑亲王算计我,这群满洲人,不时候刻都在算计我!”

“各部马队都在他手,他如果以麟趾塬寺角营为阵地,要那么多马队做甚么,麟趾塬上能用的开马队吗?”吴三桂问,说到这里,吴三桂长叹一声:“郑亲王奸滑呀,若能守潼关,本王替他冒死,若不得守,本王就要为他断后,好狠的手腕!”

吴三桂无能狂怒一番,毕竟还是沉着下来,他细心机考以后,说道:“决然不会,济尔哈朗并非蠢货,而潼关的情势也没有严峻到阿谁境地。”

吴三桂坐在椅子上,捏着额角说道:“高将军,我倒是一点也不放心。方才我说的是能打的过明军的环境下,可如果打不过呢?寺角营孤悬于麟趾塬上,两边又已经打仗,禁沟已经失守,济尔哈朗凭甚么敌前筑工事?并且,我还担忧他底子偶然戍守。”

“事已至此,也只能繁华险中求了。不管如何说,先和南朝魏王打仗一下,但还是别急着承诺,济尔哈朗是大清名将,麾下精锐也很多,而明军还要分兵驻防各地,一定尽力以赴,胜负未知,你我还是别过早下注的好,打仗一下,看一看劈面的态度。”吴三桂毕竟还是不敢以命相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