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虏二策[第1页/共2页]

“好好好。”王应雄抚掌而笑,想不到赵铭道所打算的不但一层,单单是赎买俘虏就能玩出很多花活来。

“这........。”王应雄听了赵铭道的谈吐,神情严峻起来。

而赵铭道则低头,他刚才说的话略有夸大,比方吴三桂所部,五十三个牛录能够抽一万兵,但吴三桂绝对没有都带来全数兵丁,毕竟他这个平西王还只是满清一偏将,还未到厥后封藩镇守的境地。

桐梓之战,大部分功绩都被琼州和川南两镇拿走,两镇也吃下了山谷当中两白旗和四镇绿营的掳获,没向王应雄再要恩赏,可川黔其他军镇既没兵戈甚么也没获得,却在逼降何洛会时候耍了手腕。

赵铭道说道:“清军大营里有一总兵,唤作赵荣贵的,是陕西人,官拜固原总兵,其本是大明川陕总督樊一蘅在陕西任上时的标营参将,与川南镇总兵杨展是拜把子的兄弟,现在我大明王师占有上风,赵荣贵在鞑虏当中并不受用,但他麾下有两千多兵马,若能暗中招降,重归大明,岂不是能反戈一击?”

王应雄闻言一喜,问:“是何良策呀?”

“不急不急,下官另有几招奇策,虽不敢说破虏大营,但诽谤鞑子,迫使其退兵还是做的到的。”赵铭道笑呵呵的对二人说道。

这一次清军南下,豪格所部保全而两白旗精锐折损,二人定有嫌隙,我们干脆公开赎买之事,看豪格赎是不赎,他若不赎,就是他用心断了两白旗的活路,如果赎买,下官另有后招!”

朱容藩也是讶异赵铭道的多谋和博闻,却也不想夸奖于他,直接问道:“那反戈之计呢?”

(吴三桂与三王一公算是入旗,但不算汉军八旗之列,吴三桂一人与其他四人气力相称,固然五十三个牛录,但每个牛录都比满洲大,能用的兵也多。)

王应雄思考半晌,问:“但是鞑虏兵力有变?”

王应雄怕产生营啸之事,一力压着,说破了清军主力再赏,手头的军队都要连哄带骗的,尚未开赴的军队那必定是不见银子不开赴的。

朱容藩听二人说着,才是完整明白,王应雄不是被赵铭道骗了,而是被赵铭道拿住了,兵戈要仰仗赵铭道,军饷一样要仰仗赵铭道,赵铭道现在是刀把子和荷包子两手抓,两手硬,眼下战究竟际就是他说了算。

“请细细说来!”王应雄来了兴趣,端坐于赵铭道面前,当真聆听。赵铭道说道:“诽谤计就是在桐梓时定下的赎买俘虏之事,不知二位大人晓得与否,鞑酋豪格是皇太极宗子,伪清天子福临长兄,按理说是要担当皇位的,但多尔衮三兄弟不准,多尔衮有篡位之意,八旗权贵让步后,立福临为继任之君,而多尔衮则为摄政王,现在权倾朝野,与豪格水火不容。

赵铭道笑了笑:“如果以这个标准,莫说十万,二十万也一定不成能,可督师大人,粮饷安在呢?您别忘了,川黔两省的王师对欠饷和赏银但是翘首以盼呢。”

“川东、川南和贵州另有很多兵马,各地督抚也来塘报扣问援助之事,一定不能凑齐十万雄师!”王应雄有些不断念,当真说道。

赵铭道说:“一是诽谤之策,二是反戈之计!”

王应雄感喟一声,说:“与其当时退,不如此时就退。”

“杨总兵可有掌控?”王应雄问道。

二者则是逆贼吴三桂所部,其降虏以后辽西关宁旧部编了五十三个牛录,与部分汉军旗驻汉中、西安,弹压处所,这部清军气力不弱于真虏,若都赶到綦江,合计不下十万呀。而以我军现在气力,难以在敌救兵到达前灭了大营清军,待阿谁时候,便是国运大战,战一定取胜,败则要亡国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