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擅权 中计 劝阻[第1页/共5页]

.............

陈奇瑜总以儒将自许,最看不惯遇事惶恐的人。他一翻两眼,冷冷地喝道:“慌甚么?渐渐说!”

同为五省总督幕僚的张师爷自是不甘落李师爷以后,接话道:“此首词副題《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起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继之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疆场秋点兵’,满是梦话痴话!他一介文儒,平生沒多少功业,何來甚么壮语?至于‘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更是妄图了。这等话不是不成说,但要看谁來说。如果落在大帅头上,自属写实之辞,最符合不过。有了这等功业胸怀,再以颜筋柳骨写出,自是另一番气象。此词不过一假借之语,大帅信手拈來,实在与稼轩无涉!”

陈奇瑜听得暗自挢舌,他在陕西做过摆布布政使,每年归入藩库的银子不过百万两,竟不及流寇攻掠所得。

卢象升一时情急,伸手抓住陈奇瑜的臂膊,提示道:“大帅,你要再蹈杨鹤复辙么?”

想到这里,他顿时感到了一阵阵凉意,盛暑仿佛变成了寒夏季候,禁不住披衣坐起,拧着眉头,怔怔地入迷……RT

流贼自请到辽东军前效力有些出乎陈奇瑜料想,尔今大明,内忧就在这数省逃窜的流贼,外忧则在那东虏女真,虽说前番有锦州军施或人攻城拔寨大破沈阳,但传闻只不过是趁虏酋洪太率主力远征,非是堂皇阵前比武,相较起来,东虏鞑子战力还是远胜大明,如果有这些流贼到辽东效力,倒是一箭双雕,既能平了内忧,又能扫了内乱。念及于此,陈奇瑜不由大是心动,已是暗自允了。

“大帅泽被乡里,早就传为嘉话,山陕两省晓得的人不在少数。再说,大帅如果归隐故里,修园筑楼也少不了用银子,总不能张动手向皇上讨要吧!小民晓得大帅的手头不余裕,特地备下了一点儿薄礼,就装在马背上的口袋里,请大帅笑纳。”

卢象升拉住门环,放声大哭。陈奇瑜嘲笑道:“本部堂处罚神速,数万凶徒,一朝闭幕,天下今后无匪寇之患,你是替他们哭么?”

.............

陈奇瑜惊得沒有一丝睡意,先是忐忑不安,继而不由得担忧起來,忧愁道:上天与之,弃之不祥,我当真不该放高迎祥他们出來么?他们果然复叛,抚事大坏,局面就不好清算了。

李自成挣扎着问道:“诚恳來降,为何杀我?”

“你这厮胡说!本部堂自幼读圣贤书,忠孝二字看得比性命还重,有一丝一毫的异心,天诛地灭!”本是怒斥之言,说到后來竟成了矢语发誓。

李自用心下大喜,摆布看了一眼后,又禀道:“小民另有几句私密的话与大帅说。”

连续十几天,终究将六万六千多流寇分遣结束,各由五十多位安抚官护送回籍,偌大的车厢峡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沉寂无人。每日都有信报从各处传回,分遣的各路乱民到了何地,都是一成稳定的顺利动静,陈奇瑜听得都有些麻痹了,想着那些流寇各自回籍安居,变成了荷锄挑担的良民,不由有些沾沾自喜,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一场莫大的功德。

李自成诓得陈奇瑜这一儒将同意请降,谷中高迎平和张献忠等人天然是大喜过望,按着陈奇瑜的号令共同官军盘点人数。凶悍的流贼也在各大头领的束缚下作出一幅乖乖请降样,令入谷的盘点官军没有生出狐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