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还是他做[第2页/共5页]

周延儒三月初入的京,他的新官衔是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初次朝觐天子时,周延儒胸有成竹地陈述施政纲领,说得头头是道。当务之急有:减免农夫拖欠的漕粮、白粮,减免官方积年拖欠的赋税,凡是蒙受战役与灾荒的处所减免本年田赋,赦免放逐罪以下的人犯,派遣因为进谏而夺职的官员等。

温体仁四年首辅期间,对东林党多有打压,启事便在于他虽为首辅,但朝中要紧位置却都是东林党人,内阁的号令得不到六部有效的履行,这使得一心想要做事的温体仁感到要想真正有作为,就必须打击东林党,为此他和翅膀刑部侍郎蔡奕琛、兵科都给事中薛国观在这几年内但是打击了很多东林党人。东厂的曹化淳当年到姑苏去整治复社,也是因温体仁在天子面前奏了复社一本,天子这才起意让曹化淳往江南查探整治复社,以免东林以后再现复社。

温体仁终究下台,大要上是曹化淳侦知张汉儒一案有温体仁背后教唆,实际还是因为流寇残虐的题目,温体仁首辅四年,虽说东虏因为施大勇而遭重创,临时有力南侵,但西北流寇却由丁燃烧星烧成了大火。凤阳皇陵被焚是压垮温体仁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已经没法忍他的首辅对流寇束手无能了。再说就是对东虏能打的施大勇这几年也是温体仁的芥蒂,提及来当年他还成心和曹化淳拉拢施大勇的锦州军,为此和周延儒、高起潜公开较努力来,可谁知这施大勇也真不是个懂事的,竟然做下了那么多胆小包天的事。这几年,温体仁是冒死的压着御史们弹劾施大勇的奏疏,在天子面前也是尽量不去提那施大勇和他的辽东军,乃至连锦州大捷、登莱平叛、辽南大捷、沈阳大捷这一系列由施大勇所立的功劳都不予嘉奖,为的就是淡化施大勇在朝廷中的影响,从而免得朝廷和天子难堪。可越是如许,就越显得他无能,堂堂首辅连一个带兵的武夫都处理不了,天子能看他对劲吗?如果他温体仁有体例让施大勇乖乖进京来,东林党一万个弹劾他也不顶事。好不轻易东林党的侯恂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主动替施大勇讨情,还说动辽东军到中原剿寇,事情原是功德,但细一转头想又不对,既然东林党能说动施大勇带兵剿寇,那还用你当这首辅做甚么?等温体仁惊醒过来事情已经没法禁止。

周延儒笑道:“天如,此中大有兴趣,你只是尚未体味。”

“哈哈哈……我现在做了身隐乡野的农家翁,总得装装模样嘛!”周延儒大笑几声,俄然笑容一敛,说道:“都城的热烈也是别人的,与我本不相干。”

张溥倒是忙道:“千万不成,教员树大招风,天下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呢!若给东厂和锦衣卫的侦知,反而帮了倒忙。门生已劝说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拿些银子出來,牧斋先生、來之、梅村三人筹集了三万两,冯铨、侯恂、阮大铖也各出了一万两。”

有一个托名徐怀丹的人,写了一篇声讨复社的檄文,指责张溥、张采“下乱群情,上摇国事”,列举了十大罪行:僭拟天王、妄称先圣、煽聚朋党、妨贤树权、调集匪人、感冒败俗、谤讪横议、污坏操行、窃位失节、召寇致灾。这道奏疏在温体仁的成心鞭策下给复社带来了庞大的压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