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王承恩是内相,那高起潜便是兵部尚书,曹化淳则是刑部尚书兼掌都察院、大理寺,内廷之事,多以这三报酬重。
御马监掌着内廷稀有的兵权,在二十四衙门中仅次于司礼监,加上还监着京营一部和团营兵马,以是这高起潜固然在司礼监排名不高,但手中的权力却并不下于掌着东厂的曹化淳。
曹化淳是第一个晓得锦州有兵报过来的,晓得以后当即便进了宫,不想高起潜不知从哪收的风,也前后脚的进了宫,曹化淳知他这是想分润报喜,却也不能说他甚么,毕竟兵报的事情本来就不是本身分内的事,本身先进宫报喜,也算是越权了。
暖阁里候着的不是曹化淳一人,另有闻讯赶来的司礼当值寺人,兼掌御马监的高起潜。
这高起潜乃近两年内宫新晋的红人,崇祯元年时不过是个浅显内侍,却常在内廷诸位公公面前畅谈兵事,久而久之引发了司礼监几位秉笔寺人的重视,在王德化、王承恩等人的决计提携下,渐渐入了崇祯的法眼,召他奏对了几次,均说得头头是道,加上两年前在东虏犯境时有上佳表示,崇祯便破格委他为御马监掌印,同时入司礼,为随堂寺人。
崇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曹化淳暗哼一声,晓得高起潜这是在往崇祯眼里掺沙子,忙对崇祯解释道:“皇上,奴婢东厂有在通政司坐堂的,兵报一到,奴婢这边天然也就晓得。因是捷报,以是奴婢便想着早点让皇上晓得,如果有所超越,还请皇上定罪。”
崇祯叹口气,转而又问高起潜:“兵报上有说战果吗?”
“锦州兵报如何说的?祖大寿可出险了?东虏何时退的兵?那边景象到底如何了,是打胜了还是败了?你们快与朕说…”
心中有虚,便在暖阁里堆着笑容与高起潜说了几句,高起潜也是一团和蔼,肚子里如何想的,却不得而知了。
“万岁爷…”
“皇上也别焦急,究竟如何,明rì总会有个大抵景象报过来,届时不就晓得了。”曹化淳劝了句。
一听兵报还在通政司那,崇祯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有些急燥道:“如何还押在通政司那?”
“这...”高起潜一怔,祖大寿的事兵报上但是只字也没有提起过。
“哎。”
高起潜笑着点了点头,忙又向崇祯道:“回万岁爷,兵报还在通政司那,奴婢是获得动静提早过来的。”
曹化淳动容道:“上天感皇上勤政之心,定会天人感到,保祖大寿不失的。”
话音刚落,高起潜就抢先禀道:“回皇上,兵报是辽东巡抚丘禾嘉快马送来的,上面说建奴前rì攻打锦州,赖守城将士奋勇,建奴未能破城,厥后退师了。”
一进东暖阁,不等看到曹化淳的身影,崇祯就已经急不成遏的奔了出来,顾不得喘口气,便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神情焦心又有几分期盼。赵全和陆安跟在前面同时进了殿,识相的站在门口没有往里再跟。
高起潜摇了点头:“没有。兵报只说击退建奴攻城,其他景象均未列报。”
话一出口,二人就同时都顿住了,相互看了一眼,曹化淳有些难堪,暴露笑容道:“兵报的事,就请高公公与皇上细说吧。”
高起潜见崇祯如此活力,不敢说话,曹化淳倒是硬着头皮上前道:“皇上也不消急,丘大人向来慎重,许是大战刚过,正在点算战果,又或是东虏雄师虽退,然偏师尚在,一时还没法出城与祖大寿获得联络,故而没法在兵报上列明。”稍顿,欣喜道:“奴婢觉得,丘大人守住锦州,应算捷报,皇上也晓得,张chūn雄师一没,锦州便是无兵无将,现在丘大人凭着残兵败卒能够胜利守住锦州,其功当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