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衙门和在家里能一样吗!”张氏道,“来家里,几句知心话,平常的那些个心结,也就翻开了。叔大兄弟也是阁老相公的,他这一来,就是个姿势,你咋能不见呢?”
“玄翁很倦怠,不要到吏部去了吧?”张居正体贴肠说。
“在内阁整天在一起,有啥不能说?”高拱道,仍然侧脸向里,动也不动。
游七跟在身后,不解地说:“老爷,就为了换身衣裳,走那么多冤枉路,不值当吧?”
“喔,那就是回府了。”张居正说着,起家往外走,仓促登轿,叮咛道,“往玄翁府中去。”肩舆上了长安街,刚穿太长安右门,又叮咛说,“调头,先回府!”
游七咧嘴一笑,疾步上前叩门。门公闻听是张居正来谒,一边开门,一边唤高福。高福走过来,见是游七,再一看,张居正从轿中出来了,忙躬身见礼。
约莫过了一刻钟,孟冲出去,向高拱、张居正禀报:“万岁爷刚才昏畴昔了,太医会诊,目下已复苏,咱禀报万岁爷二位老先生在宫门听宣,万岁爷口谕:不必候着了。”
这一天,高拱脑袋昏昏沉沉,精力恍恍忽惚,连说话的力量也没有。他本想把午前召见四言官的事说给张居正,但一想到他竟预写遗诏暗里付之冯保,内心就又气又怒,干脆不开口说话。到了散班时分,起家渐渐往外走。
高拱沉默,暗忖,我当国,凡事当由我同众而处,独何如于此时私言于寺人?但他牵挂着皇上,已得空细究,便不复再问,加快了法度,往乾清门而去。
高拱在梢间写了问安疏,叮咛执事寺人送进皇上的寝宫,方拖着沉重的行动回到文渊阁。
“你懂甚么!”张居正瞥了游七一眼道,“穿官袍见,那是同僚;穿便装见,就是兄弟。”
“也好,居正这就去文华殿,把玄翁所示奏明太子,宣布于讲官。”张居正说着,向高拱躬身一揖,仓促而去。
张居正不睬会,斯须,两名丫环服侍着,换上了一身深蓝色茧绸直裰,戴上四方巾,就又往外走。
张居正干笑一声:“玄翁太忙,皇后、贵妃娘娘叮咛冯保预备遗诏,居正代为草之,送畴昔供娘娘参酌。”
到得乾清门,只见寺人、宫女、太医穿越不断,两人在门厅的梢间内落座,高拱的朝服透出片片汗渍,大口大口地喘气。张居正举起茶盏渐渐地呷着茶水。
张居正叮咛一名正在清算文牍的书办:“你跟在玄翁肩舆后,看肩舆往吏部去还是往府中去。”
高拱已被夫人说动,却向外一摆手,以不耐烦的腔调,用故乡话说:“中了,中了!叫他等一会儿吧!”他用心又躺了半晌,才渐渐起床,要茶来喝。喝完了一盏茶,净了手,沉着脸往花厅走。
斯须,书办来禀:“元翁的肩舆出了承天门拐向西去了。”
高福不敢再言,愣怔半晌,忙到张氏屋里乞助。张氏一边骂着“倔老头儿”,一边走到高拱的寝室,劝道:“她爹,叔大兄弟好久不来,来一趟,你咋能不见?”
“喔呀!”高拱神采陡变,一顿足,“快走快走!”说着,小跑着出了文渊阁,俄然想起张居正还在文华殿,便道,“快,去东斗室请张阁老!”
高拱气短,说不出话来,向北摆手,表示快走。两人刚走过文华殿后殿的恭默室,只见姚旷手持红纸套,自后飞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