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接言道:“读本、批红这些事,有好几位秉笔寺人呢,印公多把心机放在皇上身上才…”
张居正低头不语,仿佛在思忖着甚么。过了半晌,他拿起一份文牍,脱口而出:“礼部的这份奏章上的及时!”见高拱不解其意,他晃了晃文牍,“奏请太子出阁讲学的。”
张居正点头:“是啊玄翁,若潘晟入阁,居正不知局面会如何。”
孟冲蓦地打了个激灵,便呆若木鸡,仿佛是被高拱的话吓傻了。
“辰时,中堂。”散本寺人反复道。想不明白高拱何故交代这么详确。
“东宫幼小,还着阁臣每日轮番一员看视才好。”冯保谨慎翼翼地说。
皇上尚在病中,孟冲遵阁臣所示,斯须不敢离摆布,见冯保出去,正欲禁止,冯保晃了晃手中的文牍:“高老先生的本,担搁不得。”说着,近前将高拱的奏本读了一遍,皇上听罢,暴露欣喜的笑意,吃力地说:“高先生考虑殷勤。”
潘晟闻听阁臣有召,内心本已“突突”直跳,又见辅弼神采乌青,上来就反对了礼部的计划,吓得虚汗直淌,嗫嚅道:“此是本部依成例而定。”
“也罢!”昏昏欲睡的皇上悄悄点头道。
从乾清门走到会极门,高拱几近是蹚着地上的雪渐渐挪步,感受双脚重地抬不起来了。他没有回家,而是在内阁朝房里过夜。因牵挂着皇上的病情,一夜未眠。从太医支支吾吾的神情中,高拱预感到皇上的病情,恐非微恙,内心就像压了块大石头般,非常沉重。他推断,皇上之疾,大略是纵欲过分之而至,遂字斟句酌坐写了一道问安疏,建言皇上珍摄龙体,澄心涤虑,进御有常。写完了问安疏,已是凌晨了,和衣而卧,了无睡意,熬到交了卯时,封送了问安疏,又候了一会儿,文书房散本寺人带着几名小火者来送文牍,高拱走畴昔,叮咛:“归去请印公交了辰时到内阁中堂来一趟。”
宋之韩一撸袖子:“门生早就查访到冯保很多罪脏,这就上章弹劾这个宦官!”
当晚,高拱把弟子、刑科都给事中宋之韩召到吏部直房,将从张居正那边听到的冯保为潘晟谋相位的话,说了一遍,拳头紧握道:“往者陈洪力言当逐冯保,我不觉得然;现在他要把手伸向外朝,不能再坐视。”
高拱一脸腻烦,刚要生机,又压住了:“你不敢改,我来改!叔大,拟旨!”说着,口述道,“东宫在幼,讲官皆新人,事未妥者,何人处之?望皇上容阁臣每五天到文华殿看视一次。”
张居正并不搭话,起家把文牍递给高拱。高拱仓促扫了一眼,蹙眉道:“这个不成!”他喊了声“来人!把礼部尚书潘晟叫来!”
“也罢!”高拱定夺说,“毕竟是破成例的事,不奉明旨,恐不宜遽行。”他转向潘晟,“水帘,礼部的本也无需改了!”言毕,提笔写成了题本:
高拱写毕,一昂首,正与张居正目光相遇,张居正忙侧脸翻检文牍。高拱感觉张居正神情非常,觉得是受了本身几句呵叱而至,自忖不该那样严词以对,但歉意的话,却又说不出口,只是低声嘀咕了一句:“叔大,时下内阁就你我二人,有事多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