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春看不上他,他就只要投奔马玉。
马玉闻言正合他的情意,当下道:“也好。”
以是这船上最后成了高淮,万象春一边,马玉,萧生光一边,两位文官都很没有节操的,投奔了寺人。
祥符县县令道:“钦使一到驿站,即行抉剔,对下官之欢迎多有不满。下官想着大局为重,谦让再三,哪知钦使又差人向下官索要三千两白银,说给潞王采买之用。”
船沿黄河,终究到了开封泊岸。
至于两名官员,按事理都是文臣,大师该好说话,但却又是分歧。
马玉点点头道:“详细之事,自是你们商讨。”
马玉看了万象春一眼道:“那么我们下船。”
祥符县县令面露悲色道:“下官请府台,中丞为下官做主。”
众官员领命谢恩。
但寺人至处所就不一样了。
巡抚杨一魁沉默,龚大器笑着打圆场道:“公公为皇命驰驱,真是辛苦了,我等等待一会也是无妨。”
马玉笑着道:“方才在船上足疾发了,半响不能下船,令诸位大人久候了。”
大臣至处所,乃是钦差,虽说钦差多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之权。但钦差到底还是文官,只如果文官,在宦海上就要依托人际头绪,行事就有范围性,不会干太特别的事。
当即有随人给马玉禀告道:“寄父,河南巡抚杨一魁,左布政使龚大器,按察使杨一桂,开封府知府辜明已,巡按曾乾亨皆列于岸上。除了原右布政使董汝汉因河工弊案连累,被调往广东外,省府要员皆到。”
高淮笑着道:“马公公名誉远播河南,河南官员自是恭敬,没甚么担不起的。”
马玉,高淮按事理而言都是宫里的寺人,应是靠近,但二人倒是靠近不起来。因为他们一个是太后的人,一个是天子的人。
这二人外,另有潞王府左长史萧生光,以及一干潞王府府役。
果然等了一阵,马玉他们方才登岸,但见官员们等得脸上都有愠色。
都是京里的贩子恶棍,混不下去投奔寺人的文人,随船也有百余人,一并筹算至河南打秋风。
高淮听了也不与他争论。
但听马玉念至,诏谕河南官员,朕弟潞王出府逾年,宜尊祖制分封。兹奉圣母慈训预建藩府,拨给藩产,合行事件,交与处所抚按,三司集会以闻。
开封府知府辜明已诘责道:“你不是在驿站接待钦使吗?为何来了此处?”
舱里唯独万象春没有说话,矜持地抚须。
这些人来路分歧,坐在一船上,各自也是怀着满满的心机。
萧生光笑着道:“在河南官员们敬公公,便是敬太后了。”
马玉奉了太后懿旨,要来河南尽量为潞王夺藩产的,故而与萧生光成了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