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河水灌斥卤之地,所得之淤田,一亩所出为高田之五倍,下田之十倍,故而不管百姓,还是朱门大户都是趋之若鹜。在归德一亩花淤田作价可抵三亩下田,而一亩赤淤田更可抵两亩花淤田。”
“我们归德府里田土多是旱,涝,沙,碱之地。就算能够开垦田土,也多是下田,蕃殖力薄,往年事熟,亩也不过是升斗。”
府经历与县丞一样都是正八品,但府经历是在府里为官,县丞是在县为官。一样品级的官员,当然是京官大于外官,省官大于府官,府官大于县官。
粮食大省,从隋唐的苏杭熟天下足,到明朝的湖广熟天下足。
里长,约长见黄县丞,主顾薄,徐典史等人林延潮面前一副大气不敢出的模样,心知他是大得不得了的官。
他是暴露了悔怨不已的神采,林延潮是先问本身的,他几次考虑不肯奉告林延潮此事,就是怕如果将此事捅上去,那么就是害了本身昔日上官。
一壶三年黄酒,用小火蒸着。
林延潮笑了笑道:“本丞还没说前提,你尚不必答允得这么早。”
“现在本相明白,而你知情不报,本丞可向按察司参你一个放纵之罪。”
林延潮摇了点头道:“也罢,本官就看在潘河台的面上,饶过你这一次。不过本官有一前提。”
林延潮见此问道:“谈得如何?”
林延潮屋外,黄县丞绕院盘桓,满脸忐忑。这时突见林延潮屋门一开,主顾薄从林延潮屋里走出。
一步晚,步步晚!
府经历,又称府经,乃是知府属官,主官府衙出纳文书之事。
浮着厚厚油花的老母鸡汤端上,另有野兔干,炒鸡蛋作下酒菜。为了欢迎林延潮这上官,这但是高家集能拿出最好的东西了。
几位乡民听了对望一眼,甲长叹口气道:“回禀老爷,兴建河工之事,我们自当照办。此事利于官府,也是利于百姓。我们不怕着力,却怕得劳役不均,大户人家都不着力,反而要我们贫苦百姓着力。待河工修好了,他们却坐享其成,此乃是真相,请老爷垂帘。”
前人就有‘水灌斥卤,使生稻粱,躬耕于斥卤’的说法。
王安石变法里,有一条是农田水利法,就鼓励操纵水利,对农田停止淤灌。淤灌破坏民田,庐舍,宅兆,最首要就是轻易使堤坝溃决,变成大灾,是以遭到反对。
黄县丞闻言吓得浑身颤栗,他在宦海没有任何背景,只凭对河工之事熟稔做到本日县丞的位置,若林延潮真要他乌纱帽,他是无处求援。
里长当即辩驳道:“每年官府都这么说,但向来粮米都不见一粒,本年我们要先见粮米或减免田租。”
林延潮明白这些乡民的意义,他既成心庇护老百姓的好处,但河工的事,事关林延潮的乌纱帽,以及政绩地点,他也可难堪处所官吏。
黄县丞见主顾薄这成竹在胸的模样,生恐落空机遇,咬了咬牙,敲开了林延潮的门。
林延潮哈哈一笑道:“也好,本丞也不要你上甚么刀山。本丞手边缺一个治河的帮手,你既熟稔河工之事,本官就奏请吏部,将你改职至府衙里任经历好了。”
黄县丞恐怕林延潮乃翰林,不懂民情向他解释甚么是淤灌。
林延潮摇了点头,心道现在还在说这个,此人‘官商’实在太低了。
林延潮看起来又如此好说话,我们只要打动了他,还怕甚么?这些县衙胥吏在林延潮面前,毫不敢猖獗,我们就趁机闹一闹,看看能不能争点好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