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读厅乃是正六品侍读、侍讲坐堂的公廨,翰林侍读、侍讲被称为讲官,有入直大内,为天子经筵进讲之职。
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咱是一名正式的大明公事员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本身总算是踏入了治国这一步了。
黄灿一副昂首服从的模样,然后黄凤翔给林延潮使了个眼色,林延潮会心从袖子里拿了一钱银子赏了黄灿。
接着对三人行四拜之礼。
公案上文房四宝都有,不过倒是四周开放的办公环境。
林延潮的公案在第二排第七张。他走到位置上坐下,先将印信交给当该吏保管,要用印时再调出。
吏部,礼部,翰林院内都供有昌黎祠。韩愈虽平生未入过翰林院,但他的文章却被有明一代的翰林,尊为典范。
林延潮穿上常服,也就是那件四爪龙蟒金绣的青色官袍,鹭鸶补子,头戴乌纱帽,今后在衙门坐堂视事都要穿戴这一身了,至于牙牌非上朝时用不着,但也要一向佩在身上,如果丧失,破坏会被重责,林延潮就用蓝绸的袋囊裹覆,系在左腰的革带上。
穿上这一身官袍,林延潮再也不是阿谁整日穷经,埋首文章的穷墨客了。
此人今后也算跟本身办事,端茶送水了,不过官员向来都看不起这些吏员。林延潮也不摆出亲民的模样,如此自降了身份,因而板着脸说了一番尔要实心用事的话。
林延潮觉得本身身为堂堂翰林官,能有小包间办公,到了才发觉是个不实在际的胡想。与后代一个个捆在方格子里的白领,仿佛没差嘛。
检验厅入门左边,乃是史官公座,右边则是存放经史文籍的处所,以及当该吏班房。堂上放着小二十张的公案,便是翰林们办公的处所,靠西则是贴写吏的公案。
林延潮听了也真是醉了,这都是文人相轻臭弊端,读书人喜好谁的文章,那是人家的自在,翰林院不想着体例扳回一城,倒是嫌弃起王世贞来。而本身的确是躺着也中枪嘛,不就是乡试时被王世贞取了一次,然后被他白叟家夸了两句,成果就给带领留下坏印象,本身这才刚上班呢。
“黄大夫,光学士已罢经筵回官署。”
黄凤翔接着道:“但是王凤州等七子倡导古学,崇秦汉而薄当代,天下读书人文章不尚馆阁,而尚郎署。今后文章之权不在馆阁,真古今未有之耻!故而掌院听你是王世贞的弟子,对你不免……不免有些观点。”
黄灿接过后一副千恩万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