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给首辅提意见[第2页/共2页]

几名不熟谙林延潮的给事中,纷繁暗里扣问。

听到姑苏反对清丈田亩的压力这么大,众官员都感觉不好办,而三位阁老中申时行就是姑苏吴县人。

看来本日会揖房里的集会记录,就由林延潮和董中书来担负了。

朝会是由天子在场的,凡天子纶音,大臣的首要发言,自有身为起居官的翰林讲官为天子记录。

林延潮等了一会,董中书开门走进会揖室,他坐在了西角的桌上。

姑苏文风昌隆,人文聚集,在朝仕官的,追求科举的举人,秀才比比皆是,故而姑苏文人结社之风骚行,并且喜好对抗官府。官府如有不当之举,读书人就会抱团去文庙哭庙。

几名给事中又要说话。

“我感觉也是如此,非精干兼材者,不能居此位啊!”

虽说现在林延潮没有涓滴影响力,只能作一名旁观者见证,但参与此事却让他实在是获益匪浅。

盐铁之议是国策大辩论,首要环绕着盐铁公营还是公营辩论。若非盐铁论,作者桓宽不过冷静知名之人,但此书一成,名载青史。以是书记这行业,要拜行业祖师的话,应首推桓宽才是。

这名给事中道:“天子家事,向来都由宗人府打理,既是代王府宗室有罪,可请宗人府查拿鞠问。”

在别人群情中,林延潮不动声色坐到东角案上,取了一叠公文纸放桌案左上角,再取来一张铺在面前,用镇纸压好。然后林延潮就取水研墨,研好后,就将砚台盖上砚匣。砚匣内壁涂有漆数层,能够制止墨汁水分的蒸濡。

砚匣能够保存墨汁一顿时候,要写字时,随时都能够沾墨来用,不必再重新研墨,可谓是衙门书吏的神器,内阁公事房里必备。

“依你之见?”

一名给事中起家道:“元辅,清丈田亩之令下至姑苏,姑苏官绅,生员五百余人,一并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痛哭流涕,诉应天巡抚行清丈之事。另姑苏米行商行罢市,百姓无米可买。姑苏知府受士绅之迫,请朝廷暂余裕姑苏清丈田亩之刻日。”

至于政议则是天子不在场的集会,前人将此称为集议。前人集议的集会记录由谁而写不得而知,但有一篇名垂千古,那就是西汉桓宽所写的盐铁论。盐铁论是桓宽按照盐铁之议而写的。

“不错,你就算不熟谙他,看那一身麒麟服也该明白了,此乃天子钦赐,圣眷正盛。”

三人进入后,门外内役将大门关上,内阁与六科的会揖,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不然必严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