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2页/共4页]

这名寺人正要奔去内阁传旨,这时候又一名寺人入外向天子道:“启禀陛下,申先生,王先生联名上疏求去!”

朱赓道:“当年王安石先创荆川新学,再为宰执,有何不成?”

沈一贯:“我本来也有此意,只是他不是甘于屈居之辈,除了元辅,恐怕他不会听别人的。”

当下二人持续并肩而行,朱赓问道:“那么除了林宗海,朝堂上另有何人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林延潮现在正身处徐贞明的家中。

徐贞明伸手一接,然后点头道:“这雨太小,你看落在地里都不湿半点,只能说聊胜于无罢了。自万历十年以来,这气候越来越怪,从冬十一月起至春仲春间,雨雪是一幼年过一年,我们北直隶尚好一些,陕西,河南不说,连山东却遭了大旱,这是以往前所未有的事。”

“从古至今,匹夫之辈勇于杀人,以身犯法,而身居高位者,反是用礼规束士大夫,用刑端方百姓,要不然何必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朱赓点点头道:“窜改?”

徐贞明住着一处两进的院子,院子有些年事,并且狭小。不过他的妻儿并没有随他入京,而是在故乡住着,院子里就他与几个仆人,以是还算够住的。

沈***:“本来有些意属于他。”

总而言之一句话,天子必须亲耕。

“这可不是好兆头,顺天府虽好一些,但客岁至今也是少雨少雪,本年很能够会有大旱。听闻天子多次在宫里召见钦天监的官员,真是笑话,这有何用?”

朱赓一愕,内阁虽说有六位大学士,但近年来最多不超越四位,若他与沈一贯入阁,恐怕也很难再提携林延潮。

朱赓点点头道:“那依肩吾兄之见,当如何?”

沈一贯想了想:“当今之计,还是应当多皋牢民气,抱团取暖,既是过冬,也是等待机会的体例。”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顾忌变动,因为此举害了他们面前之利,故而不管是天子还是士大夫都要儒法二道,来经纬这天下。而小民呢?若不以刑法绳之,天下早就乱了,越是基层的读书和官员越喜好窜改之事,因为他们早心胸不忿,故而才不管变法是弊是利。”

张鲸连连叩首道:“主子谢陛下开恩。”

张鲸跪隧道:“皇上饶命,救救主子,主子愿去南京给太祖守陵。”

张鲸垂泪道:“皇上诚恳事天,故而精诚所至,为了祈雨,陛下不吝戒斋一日,陛下的龙体都是清癯了很多,主子实在是心底难受啊。”

林延潮闻言眉头紧皱,然后道:“看来今后的旱情会越来越重,我之前有传闻陕西那边连连大旱后,又起了蝗灾,江南却在发大水,灾害如此,恐怕会引发朝堂上的变动。”

朱赓听了沈一贯这几句话,深深地点头道:“肩吾兄所言有理。”

朱赓正色道:“此人是必然要拉拢的,不说他们的弟子,朝堂上福州籍官员以他为首,另有他与元辅的家人也一向交好。如果元辅退的时候,若我们有他的支撑,朝中那些本是凭借元辅的官员,也归向我我们。”

天子踱步了一阵,然后道:“传朕口谕到内阁,让他们拟疏怒斥南京各官员!”

“不错,历代朝廷都攥写五行志,用以劝戒帝王,眼下东宫储位空悬,天子不郊不朝不庙,客岁至今不下雪,此为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