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税[第2页/共9页]

次日,林延潮上表天子言河南,山西大旱,恳请天子收回派往两省的矿监税使,以利各地贩子输米进入河南,山西以减缓灾情。

林延潮闻言双眼一眯,抚须道:“本年河南旱情到了这个境地,这个河南巡抚不去忧民,反而还担忧起亲王的租子起来,当即以我的名义写信给河南巡抚,奉告他本年河南赈灾之事不准有任何差池,不然圣上见怪下来,他担待不起。”

王锡爵当初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下野,眼下天子为了启用王锡爵又加少保之衔。

天子还未亲政时,有一日天子向辅臣扣问,昔年嘉靖时阁臣吕本在家安否?

一场酒宴畴昔,下一桌随即摆上,至于吃不完的饭菜顺手倒去,引得一堆乞丐争抢。

“但加上相爷的分量就分歧了。”陈济川躬着身言道。

但见李三才抚须道:“昨日我言另有高朋,并非虚言。

林延潮与沈一贯在阁中是以起了争论。

参赞为正六品衔,挂礼部主事衔或户部主事衔。

因而倭国上个月派出三百人来明朝学习文明,此中不乏德川秀忠如许的名家后辈。

答案已经是很明显。

当年三王并封之过后,王锡爵对顾宪成,赵南星这一片反对他的官员‘大杀特杀’,被贬了不知多少官员。

“阻王太仓回朝?”

当即他起家来到值房套间后,走向坐在摇椅上闭目歇息的林延潮。

半个月后,天子派的官员至太仓请王锡爵入阁。

同时明朝使节在倭国,琉球,朝鲜或有豁免之权,不受本地司法鞠问。

在内阁这政本之地办事,统统动静来往都必须假手于公文。不管是火线战况多么狠恶,处所民情多么庞大,但天子王公老是不能亲眼目睹,最后都要落于公文上。

“又是这个潞王。”林延潮微浅笑了笑,真是老了解啊。

天子大笔一挥已经在年前答允。

这些人见地了大明的国力强大,文明昌隆,返国以后很多人都毕生努力于‘明倭友爱’的奇迹上。

顾宪成不由惊奇问道:“公何故由节约之极,一夜间至豪华之极?”

信中林延潮言道:“漕运几十万百姓衣食,吾岂不知,然与大明六千万子民相较,孰轻孰重……”

顾宪成闻言大笑:“道甫,真开阔之大丈夫也。”

李三才寂然道:“本督另有一名高朋,明日再设席与叔时相聊。”

“这漕河沿岸,几千名官吏,几万名漕丁,几十万百姓都仰赖这一条河为生,林侯官说要以海漕代替河漕可乎?一旦朝廷不养着这些人,明日就会有人揭竿而起!朝廷之上又有谁能担待得起这个任务?他林侯官能吗?”

顾宪成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乃邹公亲口所言,他还派人至太仓查实了。”

王锡爵得旨前,已收到王衡手札。

有了海漕在手,恰好给林延潮一个很好的机遇,朝廷终究能够腾脱手来管理铁板一块的河漕积弊。

要破局,必须用外力突破于此,为死水中注入新水。

他坐着一辆驴车抵至淮安漕运总督衙门时,已是傍晚。

这大半年来,王衡帮忙林延潮侧重措置倭国,漕运之事。

“但是林侯官再如何,也是反对矿监税使的,若非他在位,东宫也是迟迟不立。而他现在能晏然安于其位者,全赖王太仓不出也,若王太仓出山,不但矿税之事永无废除之日,我等因国本领被罪诸公,也唯有林林相望,再无东山之日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