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二章 未来方向[第1页/共2页]

“国本?”垂帘内天子疑道。

现在呢?

听到这里,众大臣们就有些不欢畅了。

一旁杨巍道:“潘尚书言之有理,陛下特别是眼下国本未立,皇宗子与皇三子又还未长大成人,而留潞王在京,恐怕会让有些人生出异心,弄出事端来。”

杨巍梗直了脖子道:“陛下身为天子,当然可为不顾祖宗法度立皇三子为太子,但皇三子年幼,万一将来皇三子即位,郑妃如何措置?主少国疑之时,大事必然交给郑妃,当时候全部天下让一个妇人说的算吗?”

王锡爵道:“陛下若不肯早立国本,那么也可先令皇子出阁读书,皇子已是到了适龄之时,正要出阁读书,如果迟了恐怕迟误了皇子的学业。”

申时行等人当下向天子叩别。

走出了乾清宫后,众官员们走在宫里的石道上,都是沉默。

这时候已是到了早晨,不知不觉间世人在宫里竟然议了这么迟。

啪!

申时行叹道:“老夫当了十年宰相,就算当年张江陵被天下清理时,内心也从未有现在之彷徨。本日之事你如何看?”

林延潮赶紧道:“恩师切勿悲观,正所谓事在报酬,更何况满朝高低的官员在国本之事上都是与恩师同心的。”

申时行点头道:“你不要拿这些话安抚老夫,但话说返来,这国本的事既是遥遥无期,那么再让你在詹事府待下去也是空熬工夫。趁着老夫还能在朝堂上说几句话,我筹算调你赴摆设事,你觉得如何?”

刑部尚书潘季驯道:“陛下,皇太后虽是潞王之母,但也是天下万千臣民之母。天家之事已不是一家之事,为了天下毫不成有私交在此中。本朝列祖列宗,都是亲手送皇子之国就藩,这是为了国本,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申时行等其他大臣持续替杨巍讨情。

潘季驯道:“恰是,陛下熟读史乘,必定晓得汗青上窦太后宠嬖梁王,成心让汉景帝变动梁王为太弟,觉得兄终弟及之故事。而梁王向汉景帝请旨,留在京中,但汉景帝却没有答允,而是让他之国,古为今鉴,臣恳请陛下三思。”

“眼下陛下晓得亲王就藩之事不成变动,又加上偏疼皇三子,那么立国本的事怕是更要推迟了。”

申时行也出面道:“陛下,龙体安康,可享万年,大臣们建议早立国本,实在也是谅解陛下的苦处。立了太子便能够陛下分忧国事,比方郊祀,祭庙等太子都是可觉得陛下代庖的。这是臣等体恤陛下之心,恳请明鉴。”

天子重重拍在御案上怒声道:“朕还没有说立皇宗子为太子呢!”

林延潮道:“陛下眼下宠极郑妃,对于皇三子自也是爱屋及乌,而皇三子一旦没有被立为太子,成年就会离京就藩。潞王之事震惊了陛下的苦衷,以是他借潞王的事来问我们朝臣的意义。”

林延潮看了申时行一眼心想,这一招高超啊,一石二鸟,既催促潞王就藩,也能够让天子早日下定立国本的决计。

大臣当然不敢随便群情太后,但是能够拿潞王,武清候说事,如许的事已经成了一种政治精确。

天子道:“朕本日不是来与众卿群情国本的,而是议潞王推迟就藩的事。”

申时行点点头道:“你持续说。”

申时行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叮咛别人各自拜别,唯独让林延潮与他一起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