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仅仅只罚俸半年,一众王公大臣都是又嫉又妒,这长季子的圣眷也不差啊。
一众没得封赏的皇子更是伸长了脖子,看来,真的有戏
再说了,十四阿哥现在的圣眷之浓,是人都晓得,又恰好处在十四阿哥封亲王的口儿上,这时候谁要敢跳出来附议一声,纯粹就是自找死路,就算康熙仁厚,不降罪,十四阿哥可不是甚么善茬,从他对于噶礼、梁世勋二人的手腕便可见一斑。
一众大臣此时都还心惊胆颤抖的跪在地上,谁还敢做仗马之鸣?
满朝王公大臣见到这神憎鬼嫌的长季子半路上蹦了出来,内心都是一惊,康熙封赏他的几个儿子,你也敢跳出来横加干与?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一众大臣望向十四阿哥的眼神可谓是庞大之极,不但有钱、有兵,并且另有十四党,圣眷之浓,更是无人能比,十四爷的崛起,已经是无人可挡了。
康熙倒是神采如常,连眉头都没蹙一下,只是悄悄的望着他。
赵申乔说完,全部大殿立时便悄无声气,即便很多大臣内心极其附和赵申乔的奏对,也不敢跳出来附议,开甚么打趣,一小我直言犯上,就已经是天大的事了,要再跳出几个来,康熙性子再刻薄,怕是也要雷霆大怒了。
见康熙大怒,连他们都一起扫了出来,一众王公大臣立时都乖乖的跪了下去,一个个在内心把个赵申乔骂的狗血淋头,好好的封赏,一片喜庆,你长季子没事出来弹劾个甚么劲?就算要弹劾,你也把事情弄清楚了再弹啊,案情都没查清楚,你就敢直言犯上?你不怕死,你别拖累我们啊。
一众王公大臣顿时都警戒起来,,康熙才封了十四爷,又接着封八爷、九爷,赏了十爷,又赏三爷,难不成要大肆封赏?今儿又不是甚么大日子,康熙此举有何深意?
一众皇子亦是连连叩首,齐身恳请康熙息怒。
康熙没让他们绝望,紧接着又开口道:“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用心编书,前有《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本年又成书《佩文韻府》,忠贞诚孝,着赏双俸。”
赵申乔出列后跪奏道:“启奏皇上,国之名器,岂能轻授?名器之授予,乃为彰显朝廷之权威,国之名器,唯有珍稀才弥足高贵,唯有松散,方显尊隆,皇十四子胤祯三年三晋爵,由贝子而亲王,虽则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然如此连番晋封,微臣窃觉得稍显仓促,且扬州公判江南科考一案,皇十四子胤祯于公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热诚处所督抚大员,目没法纪,骄横放肆,此等置朝廷法纪于不顾,既有损朝廷严肃亦有伤处所官员面子之行动,闻之令人发指,恳祈皇上严查,晋爵一事,亦恳请皇上慎而决之。”
未受封赏的一众皇子见此景象都不由兴灾乐祸的等着看热烈,这下有好戏看了。五个受封赏的皇子内心则跟吃了苍蝇一样腻味。
赵申乔吓的连连叩首,“皇上息怒,微臣罪该万死。”
如果再废太子,胤礽可就连一丝但愿都没有了,想到这里,王掞内心一沉,现现在,靠近太子的大臣已是七零八落,即便号令,已是无人呼应,该如何禁止康熙再废太子呢?
七阿哥胤佑以下,没获得封赏的几个皇子一见康熙又封了老8、老九,立马都眼巴巴的瞅向康熙,施助哀鸿,他们但是也出了银子的,康熙可不能太偏疼啊,特别是老十二胤裪,一起受封的三兄弟,就剩他一个是贝子了,表情最为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