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颁发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之前,诸王们有人提出立福临,故多尔衮才“应之”、“是之”,不然何应之有、何言之是!
福临当时髦在冲龄,不体味继位政争黑幕。 厥后逐步晓得当年的故事。待多尔衮病死、本身亲政以后,即对皇叔济尔哈朗表扬其当年功劳,赐赉其金册金宝。《清世祖实录》顺治九年仲春庚申记录:我太祖武天子肇造鸿基,创业垂统,以贻子孙。太宗文天子继统,混一蒙古,安定朝鲜,疆圉式廓,勋业日隆。及龙驭上宾,宗室众兄弟,乘国有丧,肆行反叛,窥窃大宝。当时尔与两旗大臣,对峙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国难。睿王心胸不轨,以尔同摄朝政,难以行私,不令辅政,无端罢为和硕亲王。及朕亲政后,知尔持心忠义,不改初志,故锡以金册金宝,封为叔和硕郑亲王。
郑亲王济尔哈朗因拥立福临继位之功,而获得担负辅政王的政治回报。辅政亲王的政治职位,较和硕亲王更高一层。当时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济尔哈朗辅政?明显,代善在这场严峻而狠恶的政治斗争中毫无作为,大贝勒没有做出无益于胜利一方的进献。豪格则与多尔衮对峙,如二人同时辅政,会呈现两虎相争的局面。至于济尔哈朗之所觉得摄政王,首要启事是:起首,他提出了福临继位这一折中计划,侄子继统,皇叔摄政,理所当然,众王接管。其次,他因暗里表示拥立豪格,又为两黄旗王大臣所采取。再次,他同代善父子无恶,而为两红旗王大臣所认允。再次,他非努尔哈赤直系子孙,对多尔衮兄弟构不成政治威胁,而为两白旗王大臣所接管。但是,济尔哈朗不久便被多尔衮撤其辅政王。这是多尔衮对济尔哈朗不拥立本身而推戴福临的一个政治抨击,也是多尔衮独揽朝纲稳固权力的一项行动。
由上可见,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直接史料未见一条,而所据之《沈阳状启》言辞含混,且存疑点。
究竟上,拥立福临担当皇位之议起首出自郑王济尔哈朗,当时最有影响的四位和硕亲王――礼亲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态度,以大哥多病为由,不想卷进这场政治旋涡,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角立,两边对峙,互不相让,以是只要郑亲王济尔哈朗比较超脱而能起调和感化。
睿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