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征北受困 呼延赞闯营搬兵(一)[第2页/共3页]

呼延赞正要辩驳,八大王赵德芳拦住了他:“杨老将军回京与否,暂不争辩。今儿个我们只听陛下说一说光复幽云十六州……”

位又恐陛下疑。您不体恤我,我何敢妄自交结呢?”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公元九八一年春雁门关大捷以后,转眼间又过了一年。这一年,杨业父子仍然经心全意地投入到保卫边地的奇迹中,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败仗,重创了一股又一股的辽军……

汝南王郑印非常神驰地:“这杨家父子我未曾见过,设想中美满是一群虎将啊!”他是郑恩的独生子,为给过世的母亲陶三春守孝,三年不在京都,这三年刚好是杨家归宋到七郎打擂、父子九人被贬代州的三年;他

高怀德又拎出一份:“另有——‘杨业父子主动反击,追入辽境,破敌营三十六所,霸占辽统治数十年的寰州,俘获辽兵一万余人、牛马九千多头,又把锋芒指向应州,吓的应州守敌不敢接战……’”

赵光义下决计御驾亲征,他和赵德芳仍命潘仁美为元帅,命呼延赞为前锋、高怀德为副前锋,带领精兵十万于七月初五出征,杀奔辽国。

潘、高、呼众将和八大王等十万雄师只得随掉队城。

他斟满一杯御酒站起来:“好!朕和诸位一起北征!我大宋外姓王爷在坐的有九家,加上杨业,共十大王爷。十大王爷就是十条老虎!一个杨老虎就霸占西北两州,剩下的十四州还够你们九家老虎分吗?”

圣主威风千里远,百姓争应道途中。

这最后一句话虽表现了潘仁美的妒意,但极合适太宗的心机。

高怀亮跟着叫道:“我高怀亮也一样,肝脑涂地,绝无忏悔!”

呼延赞和高家兄弟表了态,其他几位王爷都把目光盯向了曹彬。

太宗一听,吓得拎起朝靴就往头上扣,八大王赵德芳忙扯住他,边为他穿衣边安慰道:“莫慌莫慌!咱先上城南门看看再说。”

八大王接过话头:“甚么蹊跷?辽军不战而退,此中必然有诈,叔皇千万不成轻敌,免得中了人家的诱兵之计。”

高怀亮把举了半天的杯中残酒一饮而尽,赞道:“真痛快!”

高怀德抖着斑白的髯毛道:“别看我五十二岁了,可还不平老!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我高怀德肝脑涂地,在所不吝。”

七月十五那天,战役很顺利地打到了辽国的陪都——幽州城下。

幽州又称燕京,是中原古九州之一,隋唐期间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间和贸易都会;唐朝中期,因契丹族权势逐步强大,特置幽州节度使以节制,时有兵力九万余人,安禄山、史思明即以此掀起“安史之乱”。乱后的幽州耐久盘据不奉朝命达一百五十多年,直至五代后梁时为晋王李存勗所灭,二十余年后,后晋石敬瑭又以幽蓟十六州割让于契丹,次年契丹便以幽州作为大辽国的陪都,并改称为南京析津府。

因而,太宗和赵德芳带着九大王爷乘马来到城南的开阳门。

世人想的是谨慎谨慎,太宗则想的是鞍马劳累,虽说他也算是一个顿时天子,但年过半百,千里爬涉,当然盼着找个处所歇一歇。他半开着打趣道:“嗨!这有甚么好探的?我大宋朝九虎齐出,哪个敢出面劝止?皇侄儿、御妹丈、潘元帅……你们也太怯懦了吧?”

太宗和潘仁美带领大兵进城,在刺史衙内设了帅府,升帐点卯,措置军情,晚间又设席庆功。宴后,安排太宗叔侄住进了扫南行宫,因“扫南宫”听着不顺,见其宫殿上铺铁瓦,便改称为铁瓦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