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本是内侍省的一个祗候黄门,属于低阶寺人,因办事利落,为人机警,被韩桢看中,临时留在身边任职。
就算他们投入韩桢麾下,可赵宋还没亡,赵佶也还在南边,该当礼遇。
一旦陷出来,再想出来就难了。
“宣!”
郡夫人,听上去很高大上,实则是后宫最后级的那一列,在这之上另有国夫人、美人、朱紫、秀士、婕妤……等二十多个品阶。
女子答道:“回陛下,奴今岁十一了。”
“不打搅郑太后安息了。”
当然,在韩桢看来,赵构也就有点小聪明,并没有多少才气,如有他老子赵佶一半的政治手腕,岳飞就不会死。
那女子怯生生地行了个万福礼。
他一向觉得后宫三千美人只是一个比方词,没想到还真他娘的是三千啊!
何栗小声道:“太后无恙,我等便放心了。”
见状,韩桢大手一挥:“走罢。”
韩桢摆摆手,饶有兴趣地问道:“赵构回绝了?”
韩桢轻笑道:“九妹是个聪明人啊。”
“都是太上皇造的孽,该来的总会来。”
母凭子贵这四个字,必定了与宋徽宗的后宫嫔妃无缘。
一行人出了垂拱殿,直奔坤宁殿而去。
一时候,大殿中飘零着一股胭脂水粉味儿。
实在是这厮太能生了,如赵构这般出身的皇子,连赵植都不如,属于透明人中的透明人。
老九发起道:“陛下,这些皇子仿佛在暗害逃往南边,是否将下一步将他们关起来?”
韩桢面色奇特道:“赵佶有多少妃子?”
收回目光,韩桢问道:“郑太后这段光阴住的可还好。”
大多都是布衣百姓,志愿报名入宫。
也就是说,两浙之地大要归于赵宋,实则是个国中国,还是姓钱,还是被以钱氏为首的豪强门阀把持。
先前就说了,南边是个池沼泥潭。
“九妹?”
韩桢叮咛道。
“这……微臣也不晓得。”
比如童贯、梁师成俱都是如此,留有子嗣在宫外,小日子过得别提多萧洒了。
(本章完)
垂拱殿内,韩桢正吃着晚餐。
就在这时,门别传来刘锡的禀报声:“陛下,何府尹与吴给事求见。”
“拜见陛下。”
老九答道:“醒了几次,但没一会儿又睡了,太医说他身子太虚了,又失血过量,不敢下猛药补,只能渐渐调度身子。”
他向来讲究合用主义,有郑皇后作为筹马,届时能够向赵佶多要些赋税。
这些个女子面貌都是极美,梅兰竹菊,各有千秋。
韩桢轻笑道:“委曲郑太后再住段光阴,待与赵宋和谈后,自会送太后回南边。”
接过花名册,韩桢翻看了一阵后,皱眉道:“这花名册上只三百八十余人罢了,为何眼下会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