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娘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扶养。高对李世民极其正视,乃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获咎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断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气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范,曾试图揭露李渊谋反,是以几近被李渊正法,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厥后戴罪建功,帮手李孝恭运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回绝李世民的拉拢,未插手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卖力抵抗突厥,胜利地毁灭突厥政权,军功无人可及。厥后又挂帅出征,毁灭吐谷浑权势。因军事才气太高遭人疑忌,多次被诬告谋反,为免怀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开初不被众将信赖,几近被正法,但李世民对峙起用他。唐郑决斗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安定职位,而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首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胁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马队迎击取胜,为李世民乞降打下根本。天下安宁后无用武之地,暮年闭门不出,终究得享天年。
原为李暗害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打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毕生深受李世民信赖,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帮手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以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身后跟从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权势,但仍对峙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打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暗害暗害窦重归唐朝,但未能胜利,幸运逃脱。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负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回绝李世民的拉拢,未插手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而后十六年卖力唐朝北边防备,多次击败薛延陀权势,又随李世民打击高丽。李世民身后帮手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负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究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卖力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军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即位后,退出权力中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郑公魏征第四。
李世民气腹,长年担负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首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负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挟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凭借太子李承乾,图行刺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身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明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利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派到李世民帐下。插手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首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