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书门下[第2页/共3页]

“能到长安城觐见的使团,他们不缺这几个钱,但是鸿胪寺每年要供应数十个邦国使团数百人的食宿,这一年的用度就得上万贯,而大唐国库再如何充盈也不能这么华侈吧?”李弘不悦的说道,“再说,这几年大唐不竭的在西域和东北用兵,军费开支很大,窦相兼着户部尚书一职,想必比孤更加清楚现在大唐税收如何,国库的存钱还剩多少吧?”

他虽说是门下省的侍中,又是武后亲信,可毕竟是臣,而李弘是太子,是大唐储君,李弘真要在门下省强行干预他的政务,他的态度也不好过分倔强。

武后看了一眼重新回到本身身侧的张英,微微深思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明天,你送女婢到东宫,太子有甚么定见吗?”

“没有!不过他只是将赵红裙留在了身边,其他婢女都让闫庄给安排到了东宫各处。”张英恭敬的答复道。

待到李弘一分开门下省,窦徳玄仓促回到书房,快速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叮咛一名亲信书吏,将纸送向了大明宫的紫宸殿。

做完这件事情,李弘就不筹办再看其他的奏章了,他起家对窦徳玄说道,“本日到此为止吧!孤身有点累了,就先归去歇息了。”

李弘明天来门下省,首要就是为了鸿胪寺少卿蒋仁吉的奏章,至于其他官员上呈的奏章他没时候看也不想看。因为不管他看了甚么奏章,做出甚么唆使,作为武后的亲信,窦徳玄都会一字不落的将他在门下省所作所为奉告武后,而他在门下省定夺的一些小事只不过是为了熟谙政务罢了,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既然如许,他又何必非要如许做而招惹武后的目光呢?

作为门下省的侍中,窦徳玄如果倔强的封驳了这份奏章,李弘清楚即便本身是太子,可也没体例拿他如何样。还好窦徳玄不是太宗期间的门下省侍中魏征,不像魏征一样有勇于不怕死的回绝太宗要求的风俗,是以见窦徳玄不再对峙,而是同意的本身的定见,李弘内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李弘简朴的扫了几眼就已经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他将奏章放在桌案上,开口向窦徳玄问道,“对于这份奏章窦相如何看?”

很明显,武后对于李弘明天在门下省没有核阅其别人的奏章,而只是唆使鸿胪寺赵仁吉奏章的做法非常对劲。

现在见李弘这么问,他就从书桌的另一边取出了这份奏章,将它恭敬的放到了李弘面前,躬身答复道,“殿下,这份奏章内容牵涉太大,微臣不敢妄作决定是以还没有考核。”

窦徳玄已经晓得这是太子殿下让赵仁吉上的奏章,而作为臣子他已经劝谏过太子了,可太子殿下仍然执意要这么做,他晓得本身如果再在这封奏章上跟太子殿下唱反调,就不会有甚么好果子吃,便躬身说道,“既然殿下这么说,老臣照办就是了。”

窦徳玄早就晓得太子殿下会这么问本身,沉吟了一下,开口答复道,“殿下,让各国使团职员留宿鸿胪寺,给他们免费供应食宿,这是太宗期间就定下的,现在要窜改太宗定下的端方,这恐怕不当啊!再者冒然向各国留宿在鸿胪寺的使团职员收取食宿费,恐怕也会引发各国使节的不满,到时候会影响到大唐跟周边诸邦的干系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