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甫当即从袖中拿出一块叠成方块的明黄色绸缎,展开后递给郭子仪,郭子仪瞥见这块从某件衣服上撕下的布片,特别是布片的眼神让他眼睛瞳孔一缩。
郭曜踌躇了一下,谨慎问道:“父亲,衣带诏上说了甚么?”
二人别离抱拳承诺:“是,大人!”
接过布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血渍写着:“目前中有奸人枉顾朕之恩情和信赖,独揽大权、解除异己、培植亲信、结成翅膀、谗谄忠良、祸乱朝纲、将朕囚禁于禁中、朕之存亡操控于别人之手・・・・・・・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肱骨,当念历代先帝创业之艰巨,纠合忠义分身之义士,殄灭奸党,匡扶社稷、赐正朝纲・・・・・・”。
“甚么衣带诏?”郭曜一脸懵逼,随即想起来,一拍脑门:“父亲说的但是昨日崔佑甫拿出来的那块明黄色的布片?孩儿找人下人问过了,没人在大厅内捡到那东西,应当是崔佑甫临走之际拿走了!父亲,那衣带诏?天子的血书?”
郭子仪道:“为何说只要一线但愿,如果各地节度使、河朔三镇、青州等各地藩镇共同起兵的话,胜算应当很大的吧?摄政王就算再贤明神武,也敌不过天下共讨啊!”
崔佑甫没想到这道衣带诏的杀伤力如此之大,一贯威风凛冽、身强体壮、技艺高强的郭子仪只看了一遍就倒下了,他也大惊失容,当即上前帮着郭曜扶着郭子仪,瞥见郭子仪面色泛金,双眼紧闭,气味微小,他感受大事不妙,如果郭子仪又一个三长两短,郭子仪的儿子孙子和麾下部将们能饶得了他?并且如果郭子仪真出了事情,只怕衣带诏的奥妙就保不住了。崔佑甫想到这里,趁着郭曜和赶来的下人们把郭子仪抬回后院的机遇,他当即捡起地上的衣带诏快步分开大堂向府衙大堂赶去。
郭子仪再次躺下,感喟一声,冷静的点了点头。“儿啊,你就不该该让崔佑甫进门!崔佑甫一来,把天子的衣带诏拿出来,这是要把为父架在火上烤啊,为父不晓得衣带诏的事情也就罢了,但是看过衣带诏以后,为父就不能当作不晓得!”
郭曜道:“昨夜父亲晕倒以后就不见了踪迹,孩儿找下人们问过了,他在父亲晕倒以后就仓促拜别,不知所踪!”
韩医官明白了,这么多金子就是给他的封口费,他不要也得要,“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
“确切!”郭曜认同父亲的话,“父亲,孩儿以为,崔佑甫他们这些人做这件事情毫无胜算,除非他们能联络河朔三镇、青州以及其他各地节度使同时起兵,或许有一线但愿,但也仅仅只要一线但愿!稍有不慎,就通盘皆输!”
韩医官见状惊道:“将军,诊金和药钱只需求十贯钱就充足了,用不了这么多!”
送走了韩医官以后,郭曜回转,见郭子仪正鄙大家的奉侍下喝粥,便站在一边。
崔佑甫却毫不包涵面的说:“下官说的当然不算,但是如果天子说赵或人是奸臣算不算?”
郭子仪沉吟半晌后说:“崔大人,你的意义是说摄政王是奸臣?你这么说未免有些果断了吧?如何说摄政王也是老夫的恩师,崔大人无凭无据就当着老夫的面胡乱指责摄政王是奸臣,未免太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
郭曜却道:“韩大人,固然李灵曜之乱已经安定了,但是另有田悦、李宝臣、李怀仙这些叛贼,朝廷目前对于平叛的态度还没有明白,到底是班师回朝还是持续北伐尚不明朗,是以我父亲的病情不宜让外界晓得,以是还请韩大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