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是这份身为唐人的高傲、自傲,让百姓们错过了避祸的最好良机,无数唐人家破人亡。
方威说罢便往外走。他娘的脑筋又犯抽了,管个屁的闲事!老子没去帮安禄山就算不错了!
……
……
安禄山是啥德行?他部下的叛军可想而知,能够说凡是伤天害理的事儿叛军都干过来了。
本来,大伙猜崔宜获咎的是李林甫或杨国忠里的一个,可李相驾鹤西去,崔宜还是没能挪窝,剩下的只能是杨国忠了。
这些年的大唐乱世,给了每个唐人无与伦比的高傲、自傲,天朝上国、威震四海,戋戋蛮夷屑小不敷挂齿!
周遭终究返来了。
这几日崔宜一换岗,便去宣平坊打扫那座害得他一贬再贬的“暂为崔宜别府”大宅。
以后,李隆基启用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领潼关二十万雄师抵抗叛军。
这时就见一个跨刀小将排闼而入,浓眉大眼威武不凡。
还真别说,崔宜还真就是被杨国忠整的。
入夜,章莲花一人静坐,昂首望着夜空。
大汉涓滴不晓得这是他最后一顿饭。
白袍将军倒是没有思疑方威别有用心,他当年有幸见过一次方大将军斩妖屠魔,那样人物的门徒,灭他几千部下轻而易举。
现在大唐长江以北,到处可见民不聊生的惨状。
本日,文武百官随天子出亡,崔家老祖命人来接崔宜,却被崔宜回绝了。
不过近几年崔宜过得越来越轻松,起码四周的兵士不再刁难他了。特别这一年多,拉着崔宜吃肉喝酒的兵士越来越多。
“将军,咱挥师勤王吧。”
一个八尺大汉夺走小男孩怀里发霉的馒头,已经是第三次踹飞小男孩了。
滚滚长江到处都是渡江的避祸百姓,江面到处可见流落的木筏、门板。
怎奈哥舒翰也觉得死守天险而不出才是御敌之上策,叛军被阻潼关数月,不得西进。
提枪小将噗通跪地,“将军,若大唐都没了,要安西军另有何用?”
天子李隆基不战而逃,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皇孙、公主、妃子等,在禁军保护下往蜀地出亡。
一个个惨绝人寰、天怒人怨的故事自叛军占据的州县传来,叛军屠城,叛军大开杀戒,叛军奸骗掳掠,直到这时大唐百姓才想起了战役的可骇。百姓们暗骂蛮夷牲口甚么事儿都做得出来,却不知叛军当中唐人居多。
……
大汉不觉得意,小男孩不再胶葛正合他意,下一口吃的不知要到啥时候,得省些力量。
就晓得这孙子死不了!
……
可他连馒头的影子都没见到。
当叛军打到城下,势如破竹破城而入时,好些人都难以置信。
小男孩一起偷偷跟着,当晚趁大汉熟睡时,堵截了大汉的脖子。
呜呼哀哉,悲兮痛兮!
大唐挡不住安禄山的两万黑甲军,龙门挡不住魔门,陛下这时应当悔怨了吧?如果龙雀卫还在,不该是这般气象吧?
哥舒翰有磨难言,几次上书廓清短长不可,只得带兵出战,最后公然大败,二十万雄师逃回潼关者只要八千之数。有高仙芝、封常清斩首示众的例子在前,部下大将担忧哥舒翰重蹈复辙,干脆绑了哥舒翰向叛军投降。
崔宜决定了。如果长安城破时,狗日的周遭还没呈现,就算他崔宜眼瞎!临死之前就一把火点了这座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