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接过公.文,略微吃力地用斜眼盯着公.文抄本,只见上面只要短短数行字。封常清固然目力不佳,却立即找到了公.文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令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为大宛道行军大总管,北庭都护府都护、节度使王正见为大宛道行军副总管……”
目光一扫封条,岑参也忍不住大惊。就任节度掌书记半个多月以来,还是第一次收到来自中书门下的公.文。
高仙芝的冷酷和不正视,给满心炽热的岑参当头泼了一盆冰水,他也不敢再说甚么,只好讪讪退出高仙芝的官房。
不料,封常清却饶有兴趣地问道:“安西的文书规制有何不当之处?”
接过公.文抄本,高仙芝快速扫了一眼,白净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得色。
抱着怀才不遇的表情从高仙芝官房退出之时,岑参刚好遇见正要排闼而进的封常清。见岑参面色有异,封常清就斜眼一瞥,漫不经心肠问了句:“岑掌书,有甚么事吗?”
正深思间,俄然听到身后传来老仆的喊声:“阿郎,快归去,有来自长安的告急文书!”
在查验无误以后,岑参签书画押,收下了牛皮袋。在驿站小吏走后,岑参翻开了牛皮袋,取出了此中的公.文。
岑参无法,只好简朴提了句:“政事堂之名早已变动成中书门下,平时如何称呼无妨,行文之时,还是该当用‘中书门下’四字为佳。”
因为只是想散散心,以是岑参并未曾骑马。在大街上闲走之时,一座座高出坊墙的大小梵刹,在城外雪山的映托下,显得格外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