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这事也没甚么大不了,一篇文章也不过八百来字,两篇八股文加一起不过一千多字。十多个考官齐齐上阵,每人分得百十来张卷子,也不过一万多字,事情量却也不大。
“多谢母亲。”
知府大人很给孙家面子,作为长房宗子的孙浩名次不错,竟得了济南府会试第三,鬼晓得此中有没有猫腻。至于孙桂,孙淡固然对他非常嫌恶,可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也是个读书的料子,此次考了个第七。至于孙淡,则不中不低地得了济南府第三十名,在一众学童中并不显眼。
刘夫人悄悄地听着,面上也看不出有任何神采,听孙淡说完,这才点点头:“你在一众学童中倒是最懂事的一个,也明白这个事理。难怪得李先生看重,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将来也有个好的出息。我孙家对各房远远亲戚那是很好的,毫不会因慢待亲戚而让内里的人笑话,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知府衙门看在孙家的面子上,大抵又得了甚么无形无形的好处,对孙家后辈也特别关照。加上府试和县试一样不标准,情面身分在阅卷中占了很大比重。
见洪夫人如此保护孙淡,景姨娘一楞,面色当即阴沉下来。
是以,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打起精力,从清人的八股范文里找了两篇老朽慎重的文章抄了上去,算是将这一关顺利度过了。
但是,脑筋里的质料实在太多,正德十五年山东院试的题目信息实在太少,还真不好查。
只无法隧道:“多谢夫人教诲。”正要再说些甚么,俄然就听到屋别传来一声:“可贵洪夫人和刘夫人赏下这么多物件儿,我替我家桂哥儿来伸谢二位夫人。”
“多谢夫人。”
孙淡身材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对这类东西也看不上眼。但学童们还是欢乐得几近要跳起来。
孙淡本就是凭着一己之力在考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但孙家后辈们却感觉非常荣幸。考中的那十个学童一获得动静,皆喝彩雀跃。而被淘汰的那三人,则痛哭流涕,灰溜溜地乘船回故乡去了。
就在孙家两房大老爷接到济南来信的前六天,本年济南府的府试也已经结束。
景姨娘大喜,赶紧带着儿子上前报答:
因而,十个学童在孙富的带领下去大堂向二位夫人谢礼。
刘夫人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在情在理,可孙淡总感觉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至于考题,孙淡俄然想起一事,县试和府试因为不标准,在史籍和处所志上也不会有记录。至于院试,因为是一省之科举大事,应当会有所记录的。偶然候得在脑筋中的质料里翻翻,看能不能寻出答案。
并且,八股文的格局就那一种,要想在简短的篇幅中引发阅卷人的重视也不轻易。
大抵那刘夫人也感觉景姨娘伶仃针对孙淡这个小孩子有失体统,笑了笑:“姨娘,孙桂此次可考得不错,我已经去信给京师二老爷那边报喜了。如果今次真中了秀才,得了功名,在都城谋个好差使也不是甚么难事。”
这一对母子都是非常对劲,同时拿眼睛狠狠地盯了孙淡一眼。
只要弄明白他喜好甚么样的笔墨,才幸亏考场上对症下药。
洪夫人笑了笑:“是景姨娘来了,你说的是孙淡啊,他可姓孙。再说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就算进宅子里来,也没甚么打紧。我家浩哥常常在我身边嘉奖他,说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定能考取今科秀才。就连李先生,对他也是青睐有加。”说到这里,她朝身边的丫环说道:“去将我房里的雪浪纸取一刀来,送给孙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