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二十三惊惶[第1页/共2页]

苏羽从未传闻过天邪刃,也从未传闻过甚么第十三错愕。比拟于背景奥秘的古中玉,他的见地毕竟是太少了。这类秘闻,他是半点也不知。若非碰到了这位“古兄”,他恐怕仍然不知详情。

错愕,便是惶恐,惊骇,让人不由自主的举止落空常态的意义。所谓二十三错愕,便是六合间最为奥妙,最为诡异,最为奥秘莫测的二十三种事物。

“第十一错愕,负棺人。每有大奸大恶,却又身怀绝技之人身故,必有一人持黑衣,持黑棺,为此收敛尸首。无人知其来源,亦不知其姓名,只知其令恶人有葬身之地。吾思及于此,不由倍感错愕。”

“第四错愕,六合玺,千年之前的第一皇朝――大离皇朝所刻录的帝皇玺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高傲离以后,不管是大卫,大秦,每代皇室必会将这枚六合玺作为传国之用。即使此印因战乱丢失,先人也必定会冒死寻觅。不然便会江山不固,鼎祚最多不过两百年罢了。吾思及于此,不由倍感错愕。”

“第十七错愕,儒者非儒书。相传其为一名儒家背叛所书,内里笔墨颠三倒四,怪诞非常。凡人观之,只觉得其为孩童涂鸦。但如果大儒观之,要么当场吐血而亡,要么自此叛出儒家,令立别道。吾思及于此,不由倍感错愕。”

胡中玉苦笑道,“如果在前朝,‘二十三错愕’的确不是甚么奥妙。但自畴前朝毁灭以后,莫说是‘二十三错愕谱’,就连《天下纪行》都被烽火焚毁,只要少数由前朝遗留下的家属才存留了一部分,晓得一些内幕。在我胡家,固然有‘二十三错愕谱’,但也仅仅是残卷罢了。罢了,苏兄。你我一见仍旧,我也不肯意瞒你,我临时将我所知奉告与你,你切不成奉告于外人。”

在前朝的时候,有一名名为诸葛卧龙的墨客。其人号称天下第一全才,举凡武功、医学、构造、易经、天文、园艺、修建、兵法、赌术等皆有浏览,无一不通,无一不会,无一不精,样样都是天下第一。厥后,他静极思动,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霜居大秦,北至极北冰原,几近将天下游历一遍,并将平生所学记录下来,编辑成册,著成了一本《天下纪行》。

“我所晓得的,也就仅此罢了了。我家长辈当中向来对此讳莫如深。若非我在家中找到了一本旧籍,一定能晓得此事。”

或许是因为心中有些歉意,胡中玉便和苏羽详细的报告了,二十三错愕这个称呼的来源。

“第二十二错愕,罗汉石,供奉于西云山禅林寺,罗汉石有眉有眼,刻录的栩栩如生,大小也和真人无二。每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之时,这具罗汉石便会窜改指模。第一年是不动明王印,第二年是大金刚轮印,第三年是外狮子印,第四年内狮子印,第六年是外缚印,第七年是内缚印,第七年是智拳印,第八年是日轮印,第九年是宝瓶印,第十年又复为不动明王印。自禅林寺开山之日,这具罗汉石便年年如此,竟持续了整整八百年之久。此中神异之处,实在难懂。吾思及于此,不由倍感错愕。”

说到最后,古中玉脸上还暴露一点绝望之色。看其模样,仿佛也对这传说中的“二十三错愕”非常感兴趣。

“第八错愕,万灵血。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只知其乃是十万生灵精血所凝,具有起死复生之服从。此物从未出世,便引发无数魔道人士追崇,掀起无数血雨腥风,百万人是以而死。吾思及于此,不由倍感错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