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说离幻,亦是幻生也,
问:贤人境地从何而来?何故彼有而凡无?
心起一念慈,一念得柔意,
比方世人见江南烟雨丹青,虽是实景,而汝未到江南,即不知江南实在气象,虽见而犹为虚幻也,我平生时量,所能丹青之道景,实为微少,此中妙意亦不能画,若汝等不思进取,专好知识,乃自误平生罢了。
百日德种立,恩养而忘我,
答:
又常念,我此身心,不久便死,汝等若不趁机结壮而修,至于将来,恐无学处,若先人如本日学道者普通,炫卖知识,卖力求名,我可死,岂愿长生。
我不求于修行,亦不欲有服从,你们不一样,想要修行有成的人不该该学我,你们应当尽力勤奋的修法兼顾修德,常生善德,天然会有善福,吃肉者,诸天嫌弃,哪怕是你嫡亲在天,也会嫌弃你,正道术法不能灵验,身内百神不乐。
答:比方一念长于路人,彼人即扶养十方诸佛,何况毕生修善,无诸过恶之辈,彼人福量,长远不尽。
问:有人行一微事,其善福德,万劫用之不尽,何故故?与凡人何异?
答:无中生有耳,离凡即圣,将凡境地了尽,圣境地自现,将自我凡心了尽,自我圣心便成,以本无凡圣,众心变幻而有,故圣境地凡。
要不为宿缚,一世顿之。
但是观察汝等,虽是龙种,而做虫事,尚自夸耀,觉得光彩,实不知为祖宗丢脸,龙便是龙,外邦种性,所难至也,彼等放流毒即不敢使龙种自明为龙,何故故?龙为吉祥之长,百灵所尊,何况人间诸兽乎,彼等欺侮汝等,汝等尚觉得彼等高贵,自弃宝珠而学彼涂抹表皮装潢光彩,实不知玷辱汝身,掩蔽龙性,不现神明也。
世道有过,尚可宽恕,若人自弃,无可救赎,四月初七日为众修者闲谈讲解,粗陋之言,不堪示人,为警自心,略而记之。
若须舍命时,笑而赴之。
人类出世,便被灌输知识业习,天真神性,迅疾退藏,是故修真之人,修法而通少年神灵,以其天真赤子之性和合此生知识而悟道,行入真路,饱经沧桑而赤子性不灭,彼人必得大成,如是上乘根性,非神仙种子,是天仙种子,此等纯真性不磨不灭者,人间万事不能动其心,彼能处世而独立,自生以来,能够独立守神,若善修其德,必将大成。
颂:
如是大行也,能忘身情意,
生性有慧根,修法而对劲,
明显知幻有,解还是不解?
问:此福路,古人有可行者否?
人间有二种人能使圣贤落泪,一者大罪人,二者大贤人,圣贤垂泪,百万劫福罪,大罪人做无量劫重罪,祸害人间,圣贤闻见,乃为垂泪,大贤人做无量劫善福,好处众生无量劫,圣贤闻见,亦为垂泪,何故故?做恶做福,二事之苦,极难考虑,能做如是大罪,或如是大福,世所罕见,是故圣贤心动,为之垂泪。
颂:
答:
问:
无情众生,无有灵识,比方草木山石若孕育灵性成灵物,其身如胎,有情灵识感生其内,亦如世人入胎,诱人不解,觉得草木山石成精,实是如此罢了,所谓成精得灵者,非灵魂入住,是灵识入住罢了,其成精得灵者,大多并无宿世之魂精,故统统见地、品性构成皆今后生而起,随其前业缘法,但兴爱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