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阳回,人身亦为之阳回,月之阴回,人身亦为之阴回,日之昼行,人身阳脉亦为之盛,日之夜行,人身阴脉则为之盛,人身阴阳随乎日月阴阳而动。

于月之阳回,每日昼时,亦为阳回之阳,而于每昼,又有阳回之阳中阳盛阳衰,于月之阴回,每日夜时,则为阳回之阴,而于每夜,又有阳回之阴中阴盛阴衰,月之阴回日,亦为同理。

六合万物,化形为象,形而有影,象而有色,彼苍如穹盖,垂临大地,名之为覆,苍冥以虚灵而含大块,大块以形质而载乎苍穹。 ≥

纯一之相,象无其象,号之为大,大象无形,于无形无状而生乎形状,纯一无形,乃生无形,无形者灵,灵而复萌,冲而活泼,灵冲者阳,萌动者阴,同生于太极,为太极子,故名太阳、太阴。

大块因太阴凝阳灵之息而成形,万物皆以太阴太阳之灵质凝合而得命,是故失阴阳者命则散,万物之命亦以阴阳合质而生,人身亦然。

黄道与日,等位而对,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地轴偏位二十四分,故东南低陷而西北突凸,人作日晷,像法于地,倾置地上,亦偏二十四分以应日月之象。

从中宫起,至于八方,等位无差,说地为方,方之四向,交叉八极,东方日初,名之为出,西方日没,名之为入,南边日极,名之为上,北方日昧,名之为进。

苍穹之下,生灵之类依日月阴阳之变而作息,生灵本身阴阳灵质亦符合六合阴阳之变,由此万物随阴阳之变而盛衰,亦随阴阳盛衰而存亡。

日象之起落,定地天高低之位,日之来往,复定四方,乃于四方,复起纵横,定其四向,阡陌交叉,乃定九宫,高低宇内,别离十方。

日之一身,阴阳盛衰,则现日上日下,乃及日夜,月之一身,阴阳盛衰,则现月缺月圆,月之一窟,映日之精,每日得二十四分日光阳灵,月则每日增二十四分阳灵明光,十五日,日月相对,名为月满,亦名月之阳极,而于月满则现月缺,每日缺二十四分阳灵明光,十五日一度失明,如是名为月之阴极,一阴一阳之来去,名为月相盈满,亦名满月。

自空至地,从中宫安身了望天涯,目所及者,见为等量,因而感天之似圆盖而觉地则如方矩,因而纵横交叉为标,标置于方,绕而画地,见之名圆,因而定天为圆,说地为方,端方之器,乃为之生。

夫大块之高低,名为六合,天之空空,八风而扫于无碍,观乎大块六合,仿佛丸卵,人居卵中,呼吸精气,与六合之精力相来往,故说人身有灵而妙,妙通乎造化。

人用刻度,测量万物,因而分寸为之定名,观乎天文而察于地理,因而易变之道为之建立。

人堕乎地而仰乎天,故卑于天,安身于地,受之载负,故卑乎地,六合载覆于人,人恒处六合之间,六合之子,法乎六合理而存。

日月之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法阴阳而定乎法术,六合之周遭,日月之周行,因而有刻有度。

太阴虚灵,亦遍周纯一,而大块之形比乎纯一之界,比方微尘之与大块,太阳虚灵,化太阳已,复化月精,日精含阴质,以从太阳生,故号少阳,月精含阳灵,以从太阴化,故号少阴。

太虚含灵,太阳同之,太阳无质而受太阴萌动之质凝合其灵,乃化日精,太阴亦受太阳冲灵之气而凝化大块之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