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不是不想时候未到[第2页/共5页]

“不过是军饷粮草甲胄东西等事。”李沛霖做了一个前提性的发言,然后才缓缓的说出:“马瑶草所求之事,也是与勤王之事有关。”

马士英与籍贯顺天府大兴县、现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节制着陪都、江南和淮扬地区的史可法二人干系不错。(嗯?那里又有点不对了。马士英这个大奸臣竟然和史阁部干系不错?)现在崇祯同窗的旨意下了,要求各处兵马勤王,连远在岭南的李守汉都接到了旨意,身处淮扬地区的史可法又如何能够逃脱呢?他接到的旨意是令他以督师名义出兵“勤王”。在接到旨意两个月后,史可法传令江南各镇兵入援,誓师勤王。(这是史实。他在崇祯十七年仲春接到的号令,四月十一****才命令动员,到了二十二日,得知北都城已经被攻破,朱由检同窗去了景山单程游。中间的这两个月也不晓得他在忙些甚么。)

“嚄!好兆头!好兆头!”

又要勤王?李守汉猛不丁的有些发蒙。面前子孙在欢声笑语,让他有些健忘了今夕是何年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占有西北,张献忠节制四川。多尔衮虎据辽东,三家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北都城里的那镇静帝宝座。

再加上官绅大户们仍旧不交税不交粮,你让史可法一个空头督师如何去面对别离驻守淮安、泗州(今安徽泗县)、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庐州(今安徽合肥)的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和靖南伯南得功这群骄兵悍将的鼓噪索饷?左思右想,也只要向梁国公开口乞助了。因而,便只得老着脸皮请朋友帮手,代为开口摸索。

李守汉笑吟吟的将装着鲤鱼的竹篓子交给了大好,表示他带着mm和侄儿到一旁去玩。口中倒是持续扣问李沛霖那封马士英手札当中所说的别的一件事。

广州府内的劝进活动,热热烈闹的搞了几天,但是倒是一副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情感热烈的人们在那边或是口沫横飞的鼓吹鼓励,大肆宣讲梁国公他白叟家的丰功伟绩,应天顺人。或是拦住路人请他取出随身照顾的护照来,誊写下护照编号,然后请他在劝进簿子上署名、盖指模。那景象就和某年的超等女声投票差未几。

“至于说你家叔父所说的,每两个月移民就食三十万到南中之事,经本官在我家面前为凤阳各地百姓苦苦相劝,主公看在大明江山社稷,为了保护历代先人陵寝安宁,还是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要借多少?”李守汉倒也是直截了当。

仅仅是晋商率先建议。无数江南贩子跟进的一两白银换一块银元的行动,就已经让无数家中藏了数十万两白银的富户悄无声气的财产缩水了起码一成!启事很简朴,南中银元一块含银成色颇高,对外打得招牌便是纯银之物,实在也差未几了,成色应当是在九九八以上了。一块银元折算下来银应当为八钱高低,而江南的细丝银子,成色大多是在八成五摆布!也就是一块银元实际上都是当一两库平实足纹银用!但如果是官方其他的银子,比如元丝、馃子等成色不好的散碎银子。估计还要一两半。扣除火耗和运输折损,仅此一项,晋商们和南中贩子们就赢利颇丰。更不要说那些大工厂采取果上马纺织机出产出来的精制粗布、另有细盐、白糖等物。这些商品,都是悄无声气的将淮扬、江南的财产收割走的祸首祸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